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北客劳相访,东楼为一开。
褰帘待月出,把火看潮来。
艳听竹枝曲,香传莲子杯。
寒天殊未晓,归骑且迟回。
白话文翻译:
北方的客人辛苦地来访,东楼的门刚刚打开。
我掀开帘子等着月亮升起,点起火来看潮水的涨落。
悦耳的竹枝曲在耳边回响,香气从莲子酒杯中飘来。
寒冷的天色仍未亮,归家的骑士还迟迟未归。
注释:
- 北客:指从北方而来的客人,表现出远道而来的情谊。
- 劳相访:辛苦地来访,表明客人的不易与热情。
- 褰帘:掀开帘子,表示主人的期待和热情。
- 艳听:悦耳地听到,表现出音乐的美妙。
- 香传:香气飘散,形象地描绘出酒的芬芳。
- 寒天:寒冷的天气,突显出时间的凉意。
- 归骑:骑马归来的旅人,象征着归家的期盼。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竹枝曲”可以联想到唐代流行的民歌,表现出民间音乐的悠扬;“莲子”则常用于宴饮,象征着美好的寓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观察著称。他的诗歌广泛涉及爱情、友情、社会问题等多个方面,作品如《赋得古原草送别》、《长恨歌》等都流传甚广。
创作背景:
《郡楼夜宴留客》作于白居易担任杭州刺史期间,表现了他对友人的热情款待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在寒冷的夜晚,主人与客人共同享受音乐与美酒,体现了友情的温暖。
诗歌鉴赏:
《郡楼夜宴留客》是一首描绘夜宴场景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友人相聚的欢愉与温馨。首句“北客劳相访”开篇即点明了客人的身份,流露出主人对朋友的珍惜与感动。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通过“褰帘待月出,把火看潮来”的描写,构建出一幅生动的宴会图景,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宴会的温馨气氛。
诗中“艳听竹枝曲,香传莲子杯”则通过音乐和美酒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生活的美好与惬意,进一步增强了宴会的氛围。最后一句“寒天殊未晓,归骑且迟回”则将宴会的欢乐与夜晚的孤寂形成对比,留下了一丝淡淡的惆怅,深刻地反映出人们在欢聚之后的归属感与思考。
总的来说,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感情的流露,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谊,同时也让人感受到时间流逝与生活的无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北客劳相访:北方的客人辛苦地来到这里,表达了对客人来访的重视和感激。
- 东楼为一开:东楼的大门打开,象征着宴会的开始,营造出热情的氛围。
- 褰帘待月出:掀起帘子等待月亮升起,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期待和对夜晚的渴望。
- 把火看潮来:点燃火堆,观看潮水的涨落,体现了对自然变化的关注。
- 艳听竹枝曲:悠扬的竹枝曲在耳边响起,传达出音乐的美好。
- 香传莲子杯:酒杯中的香气四溢,营造出宴会的愉悦气氛。
- 寒天殊未晓:寒冷的天色依旧未亮,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夜的深邃。
- 归骑且迟回:骑马回家的旅人还未归来,留有一丝惆怅,反映出对友人的挂念。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北客劳相访,东楼为一开”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香传莲子杯”中的“香”比喻酒的美好,生动形象。
- 意象:如“竹枝曲”、“莲子杯”等意象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画面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人与人之间的友情与相聚,表达了对友人的珍视与宴会的欢愉。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和归属感的思考,形成一种淡淡的惆怅,令人深思。
意象分析:
- 北客:象征远道而来的朋友,体现出友情的珍贵。
- 东楼:作为宴会的场所,象征着温暖与热情。
- 竹枝曲:象征着欢快的音乐,表现出生活的美好。
- 莲子杯:象征美酒,传递出宴会的愉悦气氛。
- 寒天:反映出宴会的时空背景,增添了一丝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北客”指的是谁? A. 从南方来的客人
B. 从北方来的客人
C. 主人
D. 不详 -
“褰帘待月出”中的“褰帘”是什么意思? A. 关闭窗帘
B. 掀开帘子
C. 升起窗帘
D. 挂上帘子 -
诗中提到的“竹枝曲”代表什么? A. 鸟鸣
B. 民间音乐
C. 悲伤的歌谣
D. 宴会的喧闹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也是描写月夜的诗,表达思念之情。
- 《静夜思》(李白):同样以月亮为意象,表达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与《郡楼夜宴留客》都描写了夜晚的场景,但前者着重于思念,后者则强调友人相聚的欢愉,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文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