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种桃亦解比封君,世故纷纷寂不闻。
九转金丹应已熟,全家仙去隐红云。
白话文翻译:
种桃的人本可以与封君相比,但世间的纷扰让我无法听见。九转的金丹应该已成熟,全家人已经成仙,隐居在红色的云雾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种桃:种植桃树,桃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长寿和美好。
- 封君:指封建王侯,隐喻权贵。
- 世故:世间的纷扰、世俗的事情。
- 九转金丹:道教术语,指经过多次炼制而成的丹药,象征长生不老。
- 全家仙去:全家人都已成仙,隐喻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 隐红云:隐居在红色的云雾中,代表一种超脱的生活状态。
典故解析:
- 金丹:道教炼丹术的一个重要概念,追求长生不老。
- 隐云:古代文人常用的隐居意象,寓意与世无争,追求内心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他一生致力于报国,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及家国情怀,诗风豪放、清新。
创作背景: 《泛舟观桃花》创作于陆游晚年,处于南宋国力衰弱之时,诗人借桃花生发的情思,表达对世俗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泛舟观桃花》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诗人在描绘桃花之美的同时,深刻反思了个人的处境与世事的纷繁。通过“种桃亦解比封君”的比喻,陆游将种桃的农民与权贵的封君相提并论,折射出他对世俗权力的淡漠与对自然的向往。这种对比不仅显现了诗人的幽默感,更揭示了他对真理与美的追求。
而“世故纷纷寂不闻”则体现了诗人对世间纷扰的排斥和对宁静的向往。他希望能远离尘世的喧嚣,享受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接下来的“九转金丹应已熟”则暗示了他对道教长生不死的追求,象征着对超脱世俗的渴望。
最后两句描绘了一个理想的隐居生活:全家人都已成仙,隐居在红云中,给人以美好的向往。这种对理想生活的描绘,不仅是对现实的不满,也是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反映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种桃亦解比封君”:种桃者与封君相比,表达了一种对世俗权力的无所谓。
- “世故纷纷寂不闻”:对世间纷扰的冷漠与沉默,反映了内心的清静。
- “九转金丹应已熟”:金丹象征长生不老,暗示诗人对超脱的渴望。
- “全家仙去隐红云”:描绘理想的隐居生活,展现一种追求安宁的理想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种桃与封君对比,生动展现了诗人的态度。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隐喻:金丹和红云隐喻追求的理想与超脱的境界。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然、理想生活的渴望,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思想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花:象征美好与长寿,寓意理想与追求。
- 封君:代表世俗权力与名利,反映对世俗的批判。
- 金丹:象征长生与超脱,代表道教文化的影响。
- 红云:隐喻理想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九转金丹”象征什么?
- A. 权力
- B. 长生不老
- C. 财富
-
“全家仙去隐红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 A. 参与世事
- B. 隐居自然
- C. 寻求名利
-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热爱权力
- B. 追求宁静与超脱
- C. 对金钱的渴望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山中问答》王维
诗词对比: 陆游的《泛舟观桃花》与王维的《山中问答》都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陆游更强调对世俗的厌倦,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集》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歌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