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三首 其二》

时间: 2025-01-24 12:05:29

栅壕三面斗,箭尽举烽频。

营柳和烟暮,关榆带雪春。

边城多老将,碛路少归人。

杀尽金河卒,年年添塞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从军行三首 其二
作者: 李约 〔唐代〕

栅壕三面斗,箭尽举烽频。
营柳和烟暮,关榆带雪春。
边城多老将,碛路少归人。
杀尽金河卒,年年添塞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战斗的惨烈和士兵的艰辛。四周的栅栏和壕沟筑成了防线,战斗频繁,箭矢已经用尽,烽火台上频繁升起烟火信号。营地里,柳树在烟雾中显得朦胧,关口的榆树在春雪中显得孤寂。边境的城池中多是年迈的将领,而通往沙碛的路上却几乎看不到归来的士兵。每年都在金河水边杀戮敌军,战斗过后只留下无尽的尘土。


注释

  • 栅壕: 防御工事,栅栏和壕沟的合称。
  • 烽频: 烽火频繁,指战斗信号不断。
  • 营柳: 指军营中的柳树,营地的环境描写。
  • 关榆: 指关口的榆树,象征孤独与坚韧。
  • 碛路: 沙碛之路,指通往边疆的艰难道路。
  • 金河: 指金河一带,可能是与敌军作战的地方。
  • 塞尘: 塞外战斗留下的尘土,象征着战争的残酷与常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约,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歌多描绘边塞生活与战争,风格豪放,气势磅礴。

创作背景: 本诗写作于唐代边疆战乱频繁的时期,反映了士兵在战斗中承受的苦难和战争对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


诗歌鉴赏

李约的《从军行三首 其二》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边疆战争的惨烈。开篇以“栅壕三面斗”展现出紧张的战斗氛围,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接下来的“箭尽举烽频”则暗示了战争的持久和士兵的困境,箭矢的耗尽正是无尽战斗的象征。营地的描写通过“营柳”和“关榆”传达出一种黯淡和孤独的情绪,春雪的意象更是渲染出一种冷清和无奈。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通过“边城多老将”和“碛路少归人”描绘了边疆的荒凉与凋零,年长的将领多是年少时的英雄,而如今却只能守望着归人稀少的道路。最后一句“杀尽金河卒,年年添塞尘”更是以“塞尘”作为战争的象征,反映出战争带来的无尽苦痛与悲哀。这首诗不仅表现了士兵的无奈与孤独,也对战争的残酷提出了质疑,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栅壕三面斗: 描绘出三面被围墙和壕沟包围的战场,暗示着围困的危机。
  2. 箭尽举烽频: 说明敌我双方战斗激烈,箭矢用尽,烽火信号不断升起,战斗没有停歇。
  3. 营柳和烟暮: 描绘傍晚时分营地的情景,柳树和烟雾交织在一起,营地显得格外凄凉。
  4. 关榆带雪春: 关口的榆树在春雪中显得冷清,象征着孤独与战斗的无情。
  5. 边城多老将: 边境城市里大多是年迈的将领,暗示战争的持续造成了年轻士兵的缺乏。
  6. 碛路少归人: 通往边疆的道路上几乎没有归来的士兵,反映出战士的牺牲与离散。
  7. 杀尽金河卒: 在金河一带残杀敌军,暗示战争的残酷。
  8. 年年添塞尘: 每年都在杀戮后留下的尘土,象征着战争带来的悲哀与无尽的苦楚。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的手法,如“营柳”和“关榆”形成对照。
  • 意象: 使用柳树、榆树、烽火等意象,营造出战斗的紧迫感和士兵的孤独感。
  • 象征: “塞尘”象征战争的残酷与无情,具有深刻的社会寓意。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边疆的战争场景,表达了士兵对战争的无奈与痛苦,同时也透露出对战争带来的无尽伤害的深深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栅壕: 象征防御和困境。
  • : 代表战争与生命的消逝。
  • 营柳、关榆: 反映孤独与生命的脆弱。
  • 金河: 战争的战场,象征着历史的沉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面哪一句描绘了战斗的频繁?

    • A. 栅壕三面斗
    • B. 年年添塞尘
    • C. 碛路少归人
    • D. 营柳和烟暮
  2. “关榆带雪春”中的“雪”象征什么?

    • A. 冷漠
    • B. 战争的残酷
    • C. 春天的希望
    • D. 归人的稀少
  3. 诗中提到的“边城多老将”反映了什么?

    • A. 战争的胜利
    • B. 年轻士兵的缺乏
    • C. 边疆的富饶
    • D. 归人不断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出塞》
  • 高适的《别董大》

诗词对比: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描绘了边塞的战争场景,但更加注重个人的情感与壮志,而李约的《从军行三首》则更侧重于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无奈。在情感基调上,王昌龄的作品更为激昂,而李约则显得更加沉重与冷静。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约诗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