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叶飞》
时间: 2025-04-28 20:51: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碧天如水,新蟾挂修眉初画云表。半江枫叶自黄昏,深院砧声悄。渐凉蝶残花梦晓。西风篱落寒小。背画阑依依,有数点流萤乱扑,扇底微照。凝望渺漠平芜,蒹葭烟远,过雁还带愁到。拚教日日醉斜阳,但素琴横抱。记旧谱归耕未了。金徽谁度凄凉调。算多少悲秋恨,恨比秋多,比秋犹少。
白话文翻译:
蓝天如水般清澈,新的月亮挂在修长的眉间,初次描绘出云彩的轮廓。半江的枫叶在黄昏中显得更加沉静,深院内的砧声轻轻传来。渐渐寒冷,蝴蝶与花朵的梦在清晨中逝去。西风吹过篱笆,带来寒意。背倚着画阑,依依不舍,几只流萤在微光中跳跃,扇底微微闪烁。我凝视着渺茫的平原,蒹葭在烟雾中显得遥远,过往的大雁带着忧愁归来。即使每天都醉于斜阳之下,却仍然抱着素琴。记得旧谱,农耕尚未完成。金徽谁来演奏这凄凉的旋律?算一算有多少悲秋的怨恨,怨恨比秋天还要多,但比秋天又少了一些。
注释:
- 碧天如水:形容天空清澈如水,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 新蟾:指新月。
- 修眉:形容月亮的弯曲形状。
- 砧声:砧板敲打的声音,象征着秋天的宁静和思考。
- 流萤:指萤火虫,常用来象征幽静和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允平,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抒发情感见长,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
《霜叶飞》创作于秋季,反映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受与思考,表达了对旧时光的怀念以及内心的孤独与愁绪。
诗歌鉴赏:
《霜叶飞》是一首描绘秋日景象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自然之美及其带来的情感波动。诗的开头以“碧天如水”引入,营造出一种清澈、宁静的氛围,随之描绘新月的出现,仿佛在描绘一幅秋天的画卷。半江的枫叶在黄昏中显得愈发沉静,深院的砧声则增添了几分寂寥之感。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渐凉蝶残花梦晓”表现了秋季的渐凉,蝴蝶与花朵的凋零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西风吹过,篱落显得寒冷,暗喻着时间的流逝和孤独感的加深。在这幅画面中,流萤的出现则增添了几分生机,然而它们的舞动又似乎在诉说着一种难以言表的忧伤。
最后几句中,诗人直面自己的情感,表露出对往日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尤其是“算多少悲秋恨,恨比秋多,比秋犹少”更是将诗的主题推向高潮,表现了对秋天的深刻理解与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碧天如水:描绘清澈的天空,带来宁静的感觉。
- 新蟾挂修眉初画云表:新月挂在天边,仿佛在画出云彩。
- 半江枫叶自黄昏:黄昏时分,江边的枫叶显得更加迷人。
- 深院砧声悄:深院中传来安静的砧声,增加了秋天的孤寂感。
- 渐凉蝶残花梦晓:随着天气转凉,蝴蝶与花的梦也在清晨中消逝。
- 西风篱落寒小:西风吹过,篱笆显得更加寒冷。
- 背画阑依依:依靠在画阑上,情感涌动。
- 有数点流萤乱扑:几只流萤在微光下飞舞,增添了情感的细腻。
- 凝望渺漠平芜:凝望着遥远的平原,感受到孤独与渺小。
- 算多少悲秋恨:思考着秋天带来的悲伤与怨恨。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天空比喻为水,强调清澈。
- 拟人:蝴蝶与花的梦被赋予了人的情感。
- 对仗:如“背画阑依依”和“流萤乱扑”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及内心的孤独与怀旧。主题围绕着对秋天的深刻理解,展现出生命的脆弱与对过往的思念。
意象分析:
- 碧天:象征清新、宁静,带来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 新蟾:代表新的开始,月亮的变化与时间的流逝。
- 枫叶:象征着秋天的来临与生命的轮回。
- 流萤:象征着幽静与思念,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碧天如水”描绘的是: a) 夜空的星星
b) 清澈的蓝天
c) 暴风雨的天空
d) 夕阳西下的景象 -
诗中提到的“新蟾”指的是: a) 旧月
b) 新月
c) 明亮的太阳
d) 星星 -
诗中“算多少悲秋恨”的意思是: a) 秋天的美丽
b) 对秋天的赞美
c) 对秋天的失落与怨恨
d) 秋天带来的快乐
答案:
- b) 清澈的蓝天
- b) 新月
- c) 对秋天的失落与怨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杜甫
- 《山中秋色》 by 王维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秋夕》:同样描写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更侧重于社会的变迁与个人的遭遇。
- 王维的《山中秋色》:通过自然景色反映内心的宁静与思考,风格更加简约而富有哲理。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研究与解析》
这些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霜叶飞》的艺术魅力及其背后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