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罗浮山》

时间: 2025-01-11 01:49:23

海山半放失蓬莱,微带云根雨脚来。

元是道家清绝境,世间妄指作阳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罗浮山 吴泳 〔宋代〕

海山半放失蓬莱,微带云根雨脚来。 元是道家清绝境,世间妄指作阳台。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海山半隐半现,仿佛失去了蓬莱仙岛,云雾微微带着雨丝飘来。这里原本是道家清幽至极的境地,世人却错误地将其比作阳台。

注释: 字词注释:

  • 海山:指罗浮山,因其位于海边,故称海山。
  • 半放:半隐半现。
  • 失蓬莱:失去了蓬莱仙岛的景象。
  • 微带:微微带着。
  • 云根:云的底部。
  • 雨脚:雨丝。
  • 元是:原本是。
  • 道家:道教。
  • 清绝境:清幽至极的境地。
  • 世间:世人。
  • 妄指:错误地指称。
  • 阳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世人错误地将罗浮山比作阳台。

典故解析:

  • 蓬莱:古代神话中的仙山,常用来比喻仙境或理想之地。
  • 阳台:出自宋玉的《高唐赋》,描述楚王梦见与神女相会的地方,后用来比喻男女幽会之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泳,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自然景色和道家思想。此诗通过对罗浮山的描绘,表达了对道家清幽境界的向往和对世俗误解的无奈。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游览罗浮山时所作,通过对山景的描绘,表达了对道家清幽境界的向往和对世俗误解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罗浮山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景的半隐半现和云雾微带雨丝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幽至极的氛围。诗中“元是道家清绝境”一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道家清幽境界的向往,而“世间妄指作阳台”则流露出对世俗误解的无奈和不满。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道家思想的追求和对世俗的批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海山半放失蓬莱”,通过“半放”和“失蓬莱”的描绘,形象地表现了罗浮山的神秘和超凡脱俗。
  • 次句“微带云根雨脚来”,以“微带”和“雨脚”细腻地描绘了云雾和雨丝的景象,增强了诗的意境。
  • 第三句“元是道家清绝境”,直接表达了作者对道家清幽境界的向往。
  • 末句“世间妄指作阳台”,通过“妄指”和“阳台”的对比,表达了对世俗误解的无奈和不满。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失蓬莱”比喻罗浮山的神秘和超凡脱俗。
  • 拟人:如“微带云根雨脚来”中的“微带”和“雨脚”赋予了云雾和雨丝以人的动作。
  • 对比:如“元是道家清绝境”和“世间妄指作阳台”的对比,突出了作者对道家境界的向往和对世俗误解的不满。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罗浮山的描绘,表达了对道家清幽境界的向往和对世俗误解的无奈。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道家思想的追求和对世俗的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山:象征神秘和超凡脱俗。
  • 蓬莱:象征仙境和理想之地。
  • 云根雨脚:象征清幽和神秘。
  • 道家清绝境:象征清幽至极的境界。
  • 阳台:象征世俗的误解和错误指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海山半放失蓬莱”中的“半放”指的是什么? A. 半隐半现 B. 完全显现 C. 完全隐藏 答案:A

  2. 诗中“元是道家清绝境”中的“清绝境”指的是什么? A. 清幽至极的境界 B. 世俗的误解 C. 仙境 答案:A

  3. 诗中“世间妄指作阳台”中的“妄指”指的是什么? A. 正确的指称 B. 错误的指称 C. 随意的指称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通过对天姥山的描绘,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山居秋景的描绘,表达了对清幽境界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与吴泳《登罗浮山》:两首诗都通过对山景的描绘,表达了对仙境或清幽境界的向往,但李白诗中更多表现了对仙境的向往,而吴泳诗中更多表现了对道家清幽境界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吴泳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收录了大量古代山水诗,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山水诗的鉴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