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功名多跋涉,贫贱得安闲。
坐石听流水,开楼见远山。
报衙蜂澒洞,悦景鸟绵蛮。
更爱斜阳外,游云作阵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功名需要经历很多艰难险阻,而贫穷却能让我安然自得。我坐在石头上听着流水声,站在楼上远望山景。听到公署的蜂鸣声,看到鸟儿欢快自在的景象。我更喜欢斜阳下的景色,游云如阵般飘荡。
注释:
- 功名:指的是官职和名声。
- 跋涉:形容行走艰难,经历波折。
- 贫贱:指贫穷和卑微的生活。
- 安闲:安静闲适的状态。
- 坐石:坐在石头上,形象地表达一种悠然自得的状态。
- 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宁静。
- 开楼:打开楼窗,俯瞰远处的山景。
- 报衙:指公署或官府的声音。
- 蜂澒洞:描述蜂鸣声和公署的热闹。
- 悦景:愉悦的景象。
- 绵蛮:形容鸟儿翩翩起舞,悠然自得。
- 斜阳:夕阳,象征宁静与美好。
- 游云:形容流动的云彩,象征变化和自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冕(1287-1359),元代著名诗人、画家,字仲明,号白庵,浙江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描绘山水田园,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次韵答樊山 其二》是王冕回应樊山的诗作,反映了他对功名与生活的思考,表明即使处于贫贱,也能享受到平和与安逸。他的诗风体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内心的宁静,折射出对社会动荡的反思。
诗歌鉴赏:
王冕的《次韵答樊山 其二》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展示了诗人对功名与安闲生活的深刻思考。首句“功名多跋涉”直接揭示了追求名利的不易与艰辛,反衬出“贫贱得安闲”的生活态度,诗人选择了后者,显示出他对物质利益的淡薄与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诗中“坐石听流水,开楼见远山”描绘了诗人悠闲的生活状态,坐在石头上,听着水流,俯瞰远山,融入自然的怀抱。这种景象不仅传达了诗人的闲适,更体现了一种人生哲学,即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寻找内心的安宁。
后半部分“报衙蜂澒洞,悦景鸟绵蛮”中,诗人用公署的蜂鸣声和鸟儿的欢快景象来描绘生活的多样性与生动感,暗示即使在平凡的生活中也有美好的瞬间。最后一句“更爱斜阳外,游云作阵还”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夕阳下的游云象征着自由与悠然的生活态度,表现了他对美好自然的无限热爱。
整首诗在清雅的意境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激励人们在功名与安逸之间找到自己的平衡,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功名多跋涉:功名需要经历很多艰难的过程。
- 贫贱得安闲:贫穷的生活却能让我安享宁静。
- 坐石听流水:我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听着流水的声音。
- 开楼见远山:打开楼窗,远望那遥远的山峦。
- 报衙蜂澒洞:听到公署的蜂鸣声,这里很热闹。
- 悦景鸟绵蛮:愉悦的景象中,鸟儿欢快地飞舞。
- 更爱斜阳外:我更喜欢斜阳下的景色。
- 游云作阵还:游动的云彩如同阵列般飘荡。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功名多跋涉,贫贱得安闲”,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水流、远山、斜阳、游云等意象,营造出宁静的自然氛围。
- 拟人:鸟儿飞舞的形象,赋予自然生机与活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功名的冷静思考与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安宁与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头:象征坚韧与稳定,代表诗人内心的安宁。
- 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继续。
- 远山:象征理想与美好的未来。
- 斜阳:代表宁静、和谐的生活状态。
- 游云: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功名多跋涉”中“跋涉”的意思是: A. 走路
B. 艰难行走
C. 旅行
D. 休息 -
诗中提到的“坐石听流水”体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忧伤
B. 宁静
C. 激动
D. 忧虑 -
“更爱斜阳外,游云作阵还”中的“游云”指的是什么? A. 固定的云
B. 自由自在的云
C. 暴风雨的云
D. 阴暗的云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王冕与陶渊明的作品都有对自然的热爱,但王冕更强调内心的宁静,而陶渊明则更体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两者都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与个人情感的寄托。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冕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王冕诗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