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发脱心知不再生,新年底急顿星星。
城边老柳也欺我,春里满头依旧青。
白话文翻译:
头发已经脱落,我心里明白再也不会长了。新年刚到,心中急切似那星星般闪烁。
城边的老柳树也在嘲笑我,春天来临时,我的满头白发依旧如青绿般鲜艳。
注释:
- 发脱:头发掉落。
- 心知:心里明白。
- 不再生:再也不会长出来。
- 新年:指农历新年。
- 顿:这里有急切的意思。
- 星星:比喻心中急切的情感,像闪烁的星星。
- 老柳:指城边的老柳树,以其长青的形象比拟。
- 依旧青:尽管年纪增长,头发却仍然是青绿的状态。
典故解析: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柳树常象征着青春和生命力,而“春里满头依旧青”则表现出一种与自然界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而闻名。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诗人晚年,面对衰老与生命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对青春年华的怀念。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理鬊》通过简单的日常生活场景,折射出深厚的人生哲理。诗中,诗人以自我剖析的方式,展示了对自己身体变化的敏感与思考。开头两句“发脱心知不再生,新年底急顿星星。”展现了诗人对头发脱落的无奈,暗示着生命的衰退。而“新年”则象征着新的开始,但对于老年的他来说,却更是一种心里的焦虑和不安。接下来的句子“城边老柳也欺我”则通过拟人手法,使柳树成为了嘲弄诗人的对象,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最后的“春里满头依旧青”则是对比,虽然外界的春意盎然,但诗人的内心却是对光阴流逝的惋惜。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更让读者感受到人生的脆弱与无常。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发脱心知不再生:诗人意识到衰老的现实,头发的脱落不仅是生理现象,更是岁月无情的象征。
- 新年底急顿星星:新年的到来本应带来希望,但诗人的焦虑与不安如星星闪烁,难以平静。
- 城边老柳也欺我:老柳树的存在让诗人感受到嘲讽,仿佛在提醒他生命的短暂。
- 春里满头依旧青: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但诗人的满头白发却显得格外突兀,反映出内心的矛盾。
-
修辞手法:
- 拟人:老柳树被赋予了人性,增加了情感的表达。
- 对比:春天的生机与个人的衰老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的无奈。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衰老与生命无常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变化的敏感与对青春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发:象征生命的活力与青春的象征。
- 柳: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青春的长存,反衬出诗人的衰老。
- 星星:象征诗人内心的焦急与对新生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发脱心知不再生”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无奈
- C. 愤怒
-
诗中的“老柳”代表了什么?
- A. 青春
- B. 嘲讽
- C. 希望
-
“新年底急顿星星”中的“星星”象征什么?
- A. 光明
- B. 焦虑
- C. 遥远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理鬊》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但前者更为细腻,对衰老的反思显得更加深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万里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