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期生?并引?》
时间: 2025-01-11 07:56: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安期生,世知其为仙者也,然太史公曰蒯通善齐人安期生,生尝以策干项羽,羽不能用,羽欲封此两人,两人终不肯受,亡去。予每读此,未尝不废书而叹,嗟乎,仙者非斯人而谁为之。故意战国之士,如鲁连虞卿,皆得道者欤?安期本策士,平日交蒯通。尝干重瞳子,不见隆准公。应如鲁仲连,抵掌吐长虹。难堪踞床洗,宁挹扛鼎雄。事既两大缪,飘然籋遗风。乃知经世士,出世或乘龙。岂比山泽臞,忍饥啖柏松。纵使偶不死,正堪为仆僮。茂陵秋风客,望祀犹蚁蜂。海上如瓜枣,可闻不可逢。
白话文翻译
安期生,大家都知道他是仙人,而太史公说蒯通善于齐国的安期生。安期生曾经向项羽献策,但项羽不肯采纳。项羽想要封赏这两个人,但两人最终都不愿意接受,选择了逃离。每次读到这里,我总是忍不住停下笔来叹息,唉,谁能算得上真正的仙人呢?那些战国时期的士人,如鲁连和虞卿,难道也算得上得道之人吗?安期生本是个策士,平日里与蒯通交往,曾向重瞳子献策,却没有见到隆准公。想必他应该像鲁仲连一样,能够一拍掌就吐出长虹。可惜的是,他却难以忍受坐卧洗漱的烦恼,宁可挹起扛鼎的豪情。事情既然如此错综复杂,飘然间就留下一种遗风。于是我明白了,世间的士人,出世或许能乘龙而上,怎能与山泽的穷困之人相比,忍饥啖食柏松?纵使偶尔不死,也不过是个仆人而已。茂陵的秋风中,望着祭祀的场景,如同蚂蚁和蜂一样庸俗。海上如同瓜枣,听得到却见不到。
注释
- 安期生:传说中的仙人,常被认为是长生不老的象征。
- 蒯通:历史人物,善于交际,曾劝说项羽。
- 重瞳子:指项羽的谋士。
- 隆准公:指项羽的另一位谋士。
- 鲁连、虞卿:战国时期的著名游说者,被认为是得道之士。
- 扛鼎:比喻有能力担当重任。
- 茂陵:汉代的一个地方,指代汉朝的风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以豪放、清新、自然著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生活经历丰富,曾任官职,因政治原因多次贬谪,形成了他作品中深厚的人生哲学。
创作背景
《安期生?并引?》创作于苏轼被贬期间,他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融入其中,表现了他对于士人理想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心态。
诗歌鉴赏
《安期生?并引?》通过对安期生的描写,探讨了士人与仙人之间的关系。安期生被视为仙人,但苏轼通过历史的回顾,揭示了真正的“得道”并不容易。诗中提到的鲁连和虞卿,代表了士人的理想与追求,但他们的成就与安期生的平淡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诗中对人物的描写充满了历史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批判。苏轼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展现了自己的哲思,尤其是在对比“出世”与“入世”的选择时,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理解。整首诗抒发了对人生境遇的无奈与思考,透露出一种超脱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节提及安期生,突出其仙人形象,但同时引入了历史人物蒯通。
- 第二节描述安期生未被项羽采纳,反映了士人的困境。
- 第三节通过鲁连和虞卿的对比,探讨得道者的标准。
- 第四节用“扛鼎”的意象体现出对英雄豪杰的向往。
- 第五节通过“飘然”的意象,表现出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士人与仙人进行对比,增强了诗的深度。
- 拟人:对秋风和蚁蜂的描绘,生动形象。
- 对仗:句式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安期生及历史人物的描写,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反映出诗人对士人理想的思考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人:象征超脱与理想。
- 士人:象征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秋风: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安期生被认为是哪个历史时期的人物?
- A. 汉代
- B. 战国
- C. 唐代
- D. 宋代
-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鲁连和虞卿是什么身份?
- A. 农民
- B. 商人
- C. 游说者
- D. 武将
-
诗中提到的“扛鼎”是指什么?
- A. 有能力承担重任
- B. 进行战斗
- C. 追求财富
- D. 游历四方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苏轼 vs. 李白:两位诗人都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但苏轼更多关注现实与理想的矛盾,而李白则更偏向于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词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