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路花/促拍满路花》
时间: 2025-02-04 16:09: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路花/促拍满路花
作者: 杨泽民 〔宋代〕
双眼滟秋波,两脸凝春雪。
尊前初见处,琴心绝。
千磨百难,石上琼簪折。
人非天样阔。
车马难通,奈何没个关节。
深盟密约,啮臂曾流血。
须知弦断有,鸾胶接。
别离日久,转觉归心切。
先把新词说。
憔悴相容,怕伊相见离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情而又无奈的爱情。诗中写道,双眼如秋水般清澈,两张面庞如春雪般柔美。第一次相见的地方,琴心已然断绝。经历了许多磨难,犹如佩戴在石上的美玉被折断。人和天的距离如此遥远,车马难以相通,不知该如何寻找那个连接的点。深厚的誓言和约定,曾经为彼此流血。要知道,虽然弦断了,依然可以用胶水重新接好。分别的时间越久,越发觉得归心似箭。今天我先把我的新词说出来,虽然憔悴得无法相容,依然害怕再次见到她后又要面临离别。
注释:
- 滟:水波荡漾的样子。
- 琴心绝:指感情断绝,琴声也不再动人。
- 千磨百难:经历了许多的磨难考验。
- 琼簪:比喻美好的事物,象征爱情的纯洁。
- 奈何:无奈、无法。
- 啮臂:指相互发誓的行为,表明爱情的坚定。
- 鸾胶接:比喻修复断裂的感情。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杨泽民是宋代的诗人,擅长婉约词风,以细腻的情感著称。
- 创作背景:诗作产生于宋代,社会上士人情感丰富而复杂,常因离别而感伤,正是这种情感在此诗中得以展现。
诗歌鉴赏:
这首《满路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爱情的美好与无奈。开头两句“双眼滟秋波,两脸凝春雪”通过自然景象来隐喻情人的美丽,展现了诗人对爱人的深情。接下来的“尊前初见处,琴心绝”则表达了对初见的怀念和对情感破裂的无奈,情感的转折让人感受到深深的痛苦。
“千磨百难,石上琼簪折”中的磨难与美好相对比,突显了爱情的脆弱。诗中进一步强调了人与天的距离,以及车马难通的无奈,暗示着现实生活的阻碍。随着诗的深入,诗人提到“深盟密约”,展现了爱情的坚定和深厚,啮臂流血的誓言则显示了两人之间的情感承诺。
在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重聚的渴望,以及对再次相见的恐惧,展现出一种复杂而深沉的情感。整首诗在情感的高低起伏中,传达出一种凄美的爱情观,同时也触动读者的心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双眼滟秋波:比喻爱人的眼睛如秋水般明亮动人。
- 两脸凝春雪:形容爱人面容如春天的雪般洁白清丽。
- 琴心绝:比喻情感的断裂。
- 千磨百难:经历许多艰难困苦。
- 石上琼簪折:象征美好事物的脆弱。
- 奈何没个关节:无奈于现实的阻隔。
- 啮臂曾流血:意指坚定的誓言。
- 须知弦断有,鸾胶接:强调恢复关系的希望。
- 别离日久:时间的流逝加深了对爱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眼睛比作秋水,面容比作春雪。
- 对仗:如“千磨百难,石上琼簪折”,形成对称结构。
- 拟人:情感被赋予生命,表现出情感的波动。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爱情的美好与无奈展开,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离别的恐惧,深刻体现了人性的复杂和情感的脆弱。
意象分析:
- 秋波:象征深情与温柔。
- 春雪:象征纯洁与美好。
- 琼簪:象征爱情中的珍贵与脆弱。
- 车马:象征现实生活中的阻碍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双眼滟秋波”中“滟”字的意思是: A. 明亮
B. 波动
C. 清澈
D. 深邃 -
诗中提到的“千磨百难”主要指的是: A. 爱情的美好
B. 生活的艰辛
C. 友情的深厚
D. 家庭的温暖 -
“啮臂曾流血”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爱的承诺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对友情的珍惜
D. 对时间的感慨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对爱情的思念与无奈,但更多展现女性的柔情与细腻。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情感基调更为忧伤。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杨泽民诗词研究》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满路花》一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