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吾韦佩已久,韦弊将若何。
纵有未革性,谢韦功已多。
白话文翻译:
我佩戴的韦带已经很久了,虽然它已经破损了,那么该怎么办呢?
即使我没有改变我的本性,但感谢这条韦带的功用已经很多了。
注释:
- 韦:指韦带,古代的一种皮带,常用于佩戴。
- 佩韦:佩戴韦带,象征着身份和地位。
- 弊:破损、损坏。
- 革性:改变性情或本性。
- 谢韦功:感激韦带的用处。
典故解析:
韦带在古代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常常用来表示个人的身份和地位。诗中提到佩戴的韦带已经破损,既可以看作对自己身份的反思,也可以看作是对过去经历的总结。韦带的使用不仅仅是外在的装饰,更是内心情感的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揭祐民是元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人生哲理,风格简练而富有深意。他的诗作通常富含哲思,关注内心的感受与经历。
创作背景:
《历溪书事五首》是揭祐民在特定历史和社会环境下创作的,可能与他个人的遭遇、对身份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的感悟有关。此首诗通过对韦带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经历的怀念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韦”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成长的感悟。佩戴的韦带象征着身份和责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韦带已经破损,暗示着对过往的反思和对自己内心变化的认知。诗人没有因为韦带的损坏而感到失落,反而感激它在自己生命中所发挥的作用。这种感恩的态度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看待,传达出一种珍惜过去经历的情感。
而“纵有未革性”一句则更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即使外在环境改变,内心的本性却可能依然如故,这种矛盾表现出诗人对自我身份与内心世界的思考。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现了元代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吾韦佩已久:表达了诗人对韦带的依恋,暗示其长期的身份象征。
- 韦弊将若何:提出了一个问题,反映出对现状的不安和对未来的思考。
- 纵有未革性:承认即使环境变化,内心的本性依然存在。
- 谢韦功已多:感激过去的经历和韦带的作用,体现了对生活的感恩。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佩韦”与“韦弊”形成对照,展示了外在身份与内心状态的反差。
- 隐喻:韦带不仅是物质的象征,更是内心感情和经历的隐喻。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身份的思考、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恩,表现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敏感和对内心世界的探讨。
意象分析:
- 韦:象征身份与责任,反映个人经历的历史感。
- 弊:破损,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经历的沉淀。
- 性:代表内心的本性和人性的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韦”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食物
B. 一种皮带
C. 一种植物
D. 一种乐器 -
诗人对韦带的感情是怎样的? A. 失落
B. 感恩
C. 忽视
D. 恨恶 -
“纵有未革性”这句表达了什么? A. 对未来的希望
B. 人性的不变
C. 对过去的怀念
D. 对身份的迷茫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较,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身份的思考,但李白的作品更偏向于对乡愁的抒发,而揭祐民则更多地关注内心的变化与感悟。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元代文学与社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