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圩丁词十解》

时间: 2025-01-11 01:26:35

南望双峰抹绿明,一峰起立一峰横。

不知圩里田多少,直到峰根不见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望双峰抹绿明,一峰起立一峰横。不知圩里田多少,直到峰根不见塍。

白话文翻译:

向南望去,双峰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一座山峰高耸,一座山峰平展。田地有多少我并不知道,直到山根处只能看到青翠的山岭,而看不到田埂。

注释:

  • :圩是指围起来的田地,通常用来种植。
  • :田埂,指的是田地之间的土堤。
  • 抹绿明:形容绿色的山峰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涉及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南望双峰”可以引申为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山水风光的赞美与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与陆游、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三大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景物和田园生活。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当时农村的自然生态和农耕生活,诗人通过描绘山水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暗示了对田园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圩丁词十解》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南方的山水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厚情感。诗的开头“南望双峰抹绿明”便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双峰在阳光的照射下,展现出青翠的色彩,给人一种清新明亮的感觉。接着“一峰起立一峰横”的描绘,形象地表现了山的高低起伏,使得整个景象更加立体。最后两句“我不知圩里田多少,直到峰根不见塍”,则透出一种淡淡的惆怅。尽管眼前的美景令人陶醉,但诗人却因看不见田埂而感到一种无奈,似乎隐喻着对田园生活的关心与思考。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层次感,也让人思考自然和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望双峰抹绿明:向南看去,双峰在阳光下显得特别明亮,绿色的山峰在光影中显得生机勃勃。
  2. 一峰起立一峰横:一座山峰高高耸立,另一座则略为平展,形成对比,增强了景观的立体感。
  3. 不知圩里田多少:不清楚圩田的面积有多少,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田地的关心与思考。
  4. 直到峰根不见塍:直至山根的地方,看不到田埂,表现出一种自然的辽阔和人类生活的渺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峰比作人的姿态,增强了形象感。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了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同时也隐含了对农耕生活的关怀和对自然的思考,传达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双峰:象征自然的雄伟与壮丽,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
  • 田地:代表着农耕生活,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 :象征着人类的劳动与耕作,暗示出对土地的依赖与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双峰”是指什么?

    • A. 两座山峰
    • B. 两个村庄
    • C. 两条河流
  2. “直到峰根不见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A. 轻松自在
    • B. 无奈与惆怅
    • C. 喜悦与欢乐
  3. 诗中“抹绿明”的含义是?

    • A. 描绘山峰的颜色
    • B. 形容阳光明媚
    • C. 讲述农田的丰收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山中问答》 by 陶渊明,描绘田园生活的诗作,展现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可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二者均以山水自然为题材,表现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王维更侧重于诗境的清幽,而杨万里则表现出对自然和田地的直接关怀。

参考资料:

  1. 《宋代诗词选》
  2. 《古诗词鉴赏辞典》
  3. 《杨万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