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东鲁父居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27 03:28:44

郡国何时极,羁愁触处生。

望随天不尽,春共野兼平。

烟树淮南阔,渔盐楚俗轻。

飘零五年别,叹息鬓毛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东鲁父居二首 其二 张耒 〔宋代〕 郡国何时极,羁愁触处生。 望随天不尽,春共野兼平。 烟树淮南阔,渔盐楚俗轻。 飘零五年别,叹息鬓毛更。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不知何时才能到达郡国,旅途中处处触动愁思。眺望远方天际无边,春天与原野一样广阔。淮南的烟树显得格外宽阔,楚地的渔盐风俗显得轻松自在。漂泊五年分别,叹息鬓发更加斑白。

注释: 字词注释:

  • 郡国:指作者所向往的故乡或目的地。
  • 羁愁:旅途中的忧愁。
  • 触处生:随处产生。
  • 望随天不尽:眺望远方,天空似乎没有尽头。
  • 春共野兼平:春天与原野一样广阔无边。
  • 烟树淮南阔:淮南地区的树木在烟雾中显得格外宽阔。
  • 渔盐楚俗轻:楚地的渔盐生活风俗显得轻松自在。
  • 飘零五年别:漂泊在外已经五年,与家人分别。
  • 叹息鬓毛更:叹息自己的鬓发更加斑白。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提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约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旅途中所作,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忧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色和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旅途的无奈。诗中“望随天不尽,春共野兼平”一句,以广阔的视野和春天的生机盎然,象征了作者内心的无限憧憬和希望。而“烟树淮南阔,渔盐楚俗轻”则通过对淮南和楚地风俗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轻松自在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飘零五年别,叹息鬓毛更”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郡国何时极,羁愁触处生”:表达了作者对到达目的地的渴望和对旅途的忧愁。
  • “望随天不尽,春共野兼平”:通过广阔的视野和春天的生机,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无限憧憬。
  • “烟树淮南阔,渔盐楚俗轻”:描绘了淮南和楚地的风俗,表达了作者对轻松自在生活的向往。
  • “飘零五年别,叹息鬓毛更”: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望随天不尽”比喻作者内心的无限憧憬。
  • 拟人:“春共野兼平”将春天拟人化,与原野一样广阔。
  • 对仗:“烟树淮南阔,渔盐楚俗轻”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忧愁,以及对轻松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望随天不尽:象征作者内心的无限憧憬。
  • 春共野兼平:象征春天的生机盎然和广阔无边。
  • 烟树淮南阔:象征淮南地区的宽阔和烟雾缭绕的景象。
  • 渔盐楚俗轻:象征楚地的轻松自在生活风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望随天不尽”一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忧愁 B. 憧憬 C. 无奈 D. 感慨
  2. “烟树淮南阔”描绘了哪个地区的景象? A. 淮南 B. 楚地 C. 东鲁 D. 郡国
  3. “飘零五年别”表达了作者什么经历? A. 离家五年 B. 旅行五年 C. 漂泊五年 D. 思念五年

答案: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黄庭坚的《寄黄几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旅途的忧愁。
  • 秦观的《鹊桥仙》:通过描绘牛郎织女的相会,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分离的无奈。

诗词对比:

  • 张耒的《宿东鲁父居二首 其二》与黄庭坚的《寄黄几复》都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忧愁,但张耒的诗更多地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和情感,而黄庭坚的诗则更多地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包括张耒的生平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