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此生自断天休问》

时间: 2025-01-10 23:11:40

此生自断天休问,独倚危楼。

独倚危楼,不信人间别有愁。

君来正是眠时节,君且归休。

君且归休,说与西风一任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采桑子 此生自断天休问
作者: 辛弃疾 〔宋代〕

此生自断天休问,独倚危楼。
独倚危楼,不信人间别有愁。
君来正是眠时节,君且归休。
君且归休,说与西风一任秋。

白话文翻译:

这一生我早已与天命断绝关系,不再询问未来的事。如今我独自倚靠在高楼上,
不相信世间还有什么别的忧愁。你来时正是入睡的时节,还是请你先回去吧,
告诉西风,让它随意地过秋天。

注释:

字词注释:

  1. 自断:自我断绝,与“天”无缘,泛指对命运的放弃。
  2. 危楼:高耸的楼阁,暗示孤独和高远的境界。
  3. 不信:不相信。
  4. :指代来访的友人。
  5. 眠时节:适合入睡的时光,暗示宁静和安逸。
  6. 西风:秋天的风,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季节的变换。

典故解析: 辛弃疾的这首词体现了对人生的淡泊态度,反映了他对命运的无奈与超脱。与友人的对话中,表现出对世间烦恼的漠然,表达出一种洒脱的生活哲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军事家。他的词风豪放,情感深邃,常常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以及个人的悲愤与无奈。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内忧外患之时。辛弃疾生于战乱,经历了多次战争,心中常怀报国之志,然而屡屡不得志,使得他在创作中形成了一种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采桑子》通过简单的日常对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与感悟。开头“此生自断天休问”一句,便传达出一种对命运的放弃和豁达的态度,似乎在告诫自己不必再追问人生的意义与未来的方向。这种情绪在“独倚危楼”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孤独而又高远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洒脱。

接下来的“不信人间别有愁”,透出诗人对世间忧愁的质疑,仿佛在说,所有的烦恼其实都是自寻烦恼。他的这种态度让人感到一种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似乎在说,真正的快乐在于对生活的理解与接纳,而非对外界的过多在意。

最后两句“君来正是眠时节,君且归休”则是一种对友人的关切与体贴,诗人将友人的归去与秋风的到来相联系,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自然变化的顺应。整首词在表现个体情感的同时,也隐含了对社会、历史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辛弃疾那种旷达而又深邃的思想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此生自断天休问:表达了对命运的放弃,人生的无常与不可知。
  2. 独倚危楼:展现孤独的状态,倚靠高楼,象征着追求理想的坚定。
  3. 不信人间别有愁:质疑世间的忧愁,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4. 君来正是眠时节:时间的把握,与友人的聚散相联系,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5. 君且归休:劝友人早些回去,展现出一种关怀。
  6. 说与西风一任秋: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流转结合,展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哲学。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危楼”比喻人生的高处,暗示孤独与追求。
  • 拟人:将“西风”赋予了人的情感,体现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保持了对称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命运的反思与对生活的理解,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展现了辛弃疾对人生的深切思考和洒脱心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危楼:象征孤独与高远,暗示志向与追求。
  2. 西风:代表秋天,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
  3. :体现人间的烦恼与忧愁,是对人生苦短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辛弃疾
    C. 杜甫
    D. 苏轼

  2. “此生自断天休问”中的“自断”是什么意思?
    A. 自我决定
    B. 自我放弃
    C. 自我选择
    D. 自我追求

  3. 诗中提到的“西风”象征什么?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清照的《如梦令》
  2.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3. 温庭筠的《更漏子》

诗词对比: 辛弃疾的豪放与李清照的柔美形成鲜明对比。辛弃疾在《采桑子》中表现出对人生的洒脱和淡泊,而李清照在《如梦令》中则揭示了对爱情的深切思考和无奈。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