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
时间: 2025-05-13 05:24: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立春 曹勋 〔宋代〕
初信东风入綵幡,自挑雪荠饤春盘。 土牛又送一年老,野鹤不知三径寒。 筋力尚堪耕绿野,鬓毛并欲挂黄冠。 无人共跨南山犊,更作寻花问柳看。
白话文翻译:
刚刚相信东风已经吹来,彩旗飘扬,我自己挑选雪中的荠菜装点春盘。 土牛再次送走了旧的一年,野鹤似乎不知道小径的寒冷。 我的体力还足以耕作在绿色的田野上,但鬓发已经斑白,似乎想要挂上道士的黄冠。 没有人与我一同骑着南山的牛犊,我只好自己去寻花问柳,欣赏春光。
注释:
- 綵幡:彩色的旗帜。
- 雪荠:雪中的荠菜,一种野菜。
- 饤春盘:装点春盘,指准备春天的食物。
- 土牛:古代立春时制作的泥牛,象征送走寒冬。
- 三径:指小路。
- 绿野:绿色的田野。
- 黄冠:道士的帽子,这里指道士的身份。
- 南山犊:南山的牛犊。
- 寻花问柳:指欣赏春天的景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98-1174),字公显,号松隐,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这首诗《立春》是在春天来临之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立春时节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立春为背景,通过对春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中“初信东风入綵幡”一句,以东风和彩旗为象征,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土牛又送一年老”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筋力尚堪耕绿野,鬓毛并欲挂黄冠”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劳动生活的热爱,也透露出对晚年生活的思考和准备。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初信东风入綵幡”: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彩旗飘扬,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 “自挑雪荠饤春盘”:诗人自己挑选雪中的荠菜装点春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 “土牛又送一年老”:土牛象征送走寒冬,也暗示了岁月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野鹤不知三径寒”:野鹤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不知小径的寒冷,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筋力尚堪耕绿野”:诗人表示自己的体力还足以耕作在绿色的田野上,展现了诗人对劳动生活的热爱。
- “鬓毛并欲挂黄冠”:鬓发已经斑白,似乎想要挂上道士的黄冠,表达了诗人对晚年生活的思考和准备。
- “无人共跨南山犊”:没有人与我一同骑着南山的牛犊,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
- “更作寻花问柳看”:只好自己去寻花问柳,欣赏春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东风入綵幡”中的东风比喻春天的到来。
- 拟人:如“野鹤不知三径寒”中的野鹤被赋予了人的情感。
- 对仗:如“筋力尚堪耕绿野,鬓毛并欲挂黄冠”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春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
- 彩旗:象征春天的喜庆。
- 雪荠:象征春天的野菜。
- 土牛:象征送走寒冬。
- 野鹤: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
- 绿野:象征劳动生活。
- 黄冠:象征道士的身份。
- 南山犊:象征孤独。
- 寻花问柳:象征欣赏春天的景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东风”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秋天的到来 C. 冬天的到来 D. 夏天的到来
-
诗中的“土牛”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送走寒冬 C. 迎接夏天 D. 迎接秋天
-
诗中的“野鹤”象征什么? A. 自由自在的生活 B. 孤独的生活 C. 忙碌的生活 D. 悲伤的生活
-
诗中的“黄冠”象征什么? A. 道士的身份 B. 官员的身份 C. 士兵的身份 D. 商人的身份
答案:1. A 2. B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 王维的《鸟鸣涧》: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曹勋的《立春》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以春天为背景,但曹勋的诗更多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而杜甫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曹勋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