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时间: 2025-01-11 15:59:06

黄了旧皮肤,最是风流处。

多少纷纷陌上人,不听春鹃语。

触目是家山,到了须拈取。

云散长空月满天,好个还乡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卜算子
黄了旧皮肤,最是风流处。
多少纷纷陌上人,不听春鹃语。
触目是家山,到了须拈取。
云散长空月满天,好个还乡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与归来的心情。词的开头提到一片黄叶,象征着旧日时光的流逝和生活的风流;在街头,行人如织,但没有人愿意倾听春天的杜鹃鸟的鸣叫,这暗示着人们对春天的忽视与无情。接着,作者看到了熟悉的家乡山景,回家的愿望愈发强烈。在最后,描绘了广阔的天空与明亮的月光,表达了回乡路上的美好愿景。

注释:

  • 黄了旧皮肤:这里的“黄”可能指代秋天的枯黄,象征着岁月的流逝,旧皮肤代表曾经的光鲜。
  • 风流处:指的是生活中最为惬意、洒脱的地方。
  • 纷纷陌上人:指的是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们,表现出繁华喧闹的场景。
  • 春鹃语:春天杜鹃鸟的鸣叫,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复苏。
  • 云散长空月满天:描绘了明朗的天空和皎洁的明月,象征宁静和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瓘,字子期,号梅溪,宋代著名词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词风清新脱俗,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常表现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卜算子》创作于作者的归乡途中,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渴望归乡,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卜算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开头的“黄了旧皮肤”用自然景象引入,既营造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感受,又隐含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接下来的“多少纷纷陌上人”则转向社会,描绘了繁华的街道上人与人的冷漠,形成鲜明的对比,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词中“触目是家山,到了须拈取”显示了诗人眼中的故乡如同一幅画卷,饱含情感的山水让人向往,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而“云散长空月满天”,则将归乡的意象升华到了自然的境界,表达了宁静与和谐的美好氛围。整首词情感真挚,画面感强烈,让人感受到浓厚的乡愁与归属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黄了旧皮肤:以“黄”字引入,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变化,结合“旧皮肤”引发人对过往的回忆。
  2. 最是风流处:说明在往日的生活中,曾有过风流快意的时光。
  3. 多少纷纷陌上人:形成热闹的场景,展现社会的繁忙与人心的冷漠。
  4. 不听春鹃语:指人们对自然的漠视,暗含对生活的无奈。
  5. 触目是家山:眼前的景象勾起了对故乡的回忆,触动心灵。
  6. 到了须拈取:表达归乡的强烈愿望,心中早已渴望拥有。
  7. 云散长空月满天:描绘宁静的自然景象,象征着归乡路上的美好与希望。
  8. 好个还乡路:总结全诗,表现对归乡的期待和欢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故乡的景象比喻为“家山”,突出情感。
  • 拟人:春鹃被赋予了象征意义,暗示人们对春天的忽略。
  • 对仗:如“云散长空月满天”,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集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与归乡的渴望,折射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冷漠的感慨,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叶: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迁。
  • 陌上人:描绘社会的繁华与人际关系的疏离。
  • 春鹃: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复苏。
  • 家山:故乡的代名词,寄托情感的依归。
  • 云月: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象征归乡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卜算子》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陈瓘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春鹃”代表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到来
    C. 夏天的炎热
    D. 秋天的丰收

  3. 诗中“触目是家山”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城市的热爱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未来的憧憬
    D. 对亲人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菩萨蛮》 - 黄庭坚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卜算子》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更为直白,后者则通过自然景象渲染情感。
  • 《菩萨蛮》中的情感也与故乡有关,体现出更加细腻的内心描写,风格各异但意境相通。

参考资料:

  • 《宋代词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陈瓘及其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