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蔡君谟墨迹後》
时间: 2025-02-04 15:27: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古人托一技,身死名不灭。贤愚置不论,笔画观可阅。峄山刻秦铭,斯篆屈金铁。虽在众憎恶,恨不颈荐钺。褚令狷且直,还笏首叩血。鲁公秉忠勤,白首抗希烈。独有虞永兴,当年称四绝。贤哉蔡莆阳,直气狷南粤。入为枫宸侍,遇事挺奇节。挥毫霸当年,粲然星中月。非惟惊代能,乃是名世哲。
白话文翻译:
古人凭借一项技艺,即使身死,名声也不消逝。无论贤愚,通过笔画可以观察其才华。峄山上的秦代铭文,其篆刻坚如金铁。尽管受到众人憎恶,却遗憾不能像古代那样以颈荐钺。褚令性格刚直,归还笏板时头叩出血。鲁公忠诚勤勉,白发之年仍抵抗希烈。只有虞永兴,当年被称为四绝。蔡莆阳真是贤能,直气凛然于南粤。进入宫廷侍奉,遇事展现非凡节操。挥毫之间,当年风采如星中之月。不仅惊世骇俗,更是名垂青史的哲人。
注释:
- 峄山刻秦铭:指峄山上的秦代石刻,如《峄山碑》等。
- 斯篆屈金铁:形容篆刻的笔画坚硬有力,如同金铁。
- 恨不颈荐钺:古代有以颈荐钺的刑罚,这里表示诗人对古人遭遇的同情和遗憾。
- 褚令:指褚遂良,唐代书法家,性格刚直。
- 鲁公:指颜真卿,唐代书法家,忠诚勤勉。
- 虞永兴:指虞世南,唐代书法家,被称为“四绝”之一。
- 蔡莆阳:指蔡襄,宋代书法家,直气凛然。
- 枫宸侍:指在宫廷中侍奉。
诗词背景:
作者李廌是宋代诗人,该诗通过对古代书法家的赞美,表达了对技艺传承和人格魅力的敬仰。诗中提到的多位书法家,如褚遂良、颜真卿、虞世南和蔡襄,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他们的作品和人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书法家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技艺传承和人格魅力的敬仰。诗中提到的多位书法家,如褚遂良、颜真卿、虞世南和蔡襄,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他们的作品和人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人通过对这些书法家的描述,不仅表达了对他们技艺的赞赏,更强调了他们的人格魅力和忠诚勤勉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都是值得尊敬和学习的。
诗词解析:
- 古人托一技,身死名不灭:强调技艺的重要性,即使身死,名声也不消逝。
- 贤愚置不论,笔画观可阅:无论贤愚,通过笔画可以观察其才华。
- 峄山刻秦铭,斯篆屈金铁:形容峄山上的秦代石刻坚硬有力,如同金铁。
- 虽在众憎恶,恨不颈荐钺:表达对古人遭遇的同情和遗憾。
- 褚令狷且直,还笏首叩血:描述褚遂良性格刚直,归还笏板时头叩出血。
- 鲁公秉忠勤,白首抗希烈:赞扬颜真卿忠诚勤勉,白发之年仍抵抗希烈。
- 独有虞永兴,当年称四绝:强调虞世南的才华和成就。
- 贤哉蔡莆阳,直气狷南粤:赞美蔡襄的直气和人格魅力。
- 入为枫宸侍,遇事挺奇节:描述蔡襄在宫廷中侍奉,遇事展现非凡节操。
- 挥毫霸当年,粲然星中月:形容蔡襄挥毫之间的风采,如星中之月。
- 非惟惊代能,乃是名世哲:强调蔡襄不仅惊世骇俗,更是名垂青史的哲人。
意象分析:
- 峄山刻秦铭:峄山上的秦代石刻,象征着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 斯篆屈金铁:形容篆刻的笔画坚硬有力,如同金铁,象征着书法的力度和美感。
- 还笏首叩血:描述褚遂良归还笏板时头叩出血,象征着忠诚和刚直。
- 挥毫霸当年,粲然星中月:形容蔡襄挥毫之间的风采,如星中之月,象征着书法家的才华和风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峄山刻秦铭”是指什么? A. 峄山上的秦代石刻 B. 峄山上的唐代石刻 C. 峄山上的宋代石刻 D. 峄山上的明代石刻
-
诗中提到的“褚令”是指谁? A. 褚遂良 B. 颜真卿 C. 虞世南 D. 蔡襄
-
诗中提到的“鲁公”是指谁? A. 褚遂良 B. 颜真卿 C. 虞世南 D. 蔡襄
-
诗中提到的“虞永兴”是指谁? A. 褚遂良 B. 颜真卿 C. 虞世南 D. 蔡襄
-
诗中提到的“蔡莆阳”是指谁? A. 褚遂良 B. 颜真卿 C. 虞世南 D. 蔡襄
答案:
- A
- A
- B
- C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峄山碑》:秦代石刻,与诗中提到的“峄山刻秦铭”相关。
- 《颜真卿多宝塔碑》:颜真卿的代表作,与诗中提到的“鲁公秉忠勤”相关。
- 《虞世南兰亭序》:虞世南的代表作,与诗中提到的“独有虞永兴”相关。
- 《蔡襄自书诗》:蔡襄的代表作,与诗中提到的“贤哉蔡莆阳”相关。
诗词对比:
- 《题蔡君谟墨迹後》与《峄山碑》:对比书法家的技艺和人格魅力。
- 《题蔡君谟墨迹後》与《颜真卿多宝塔碑》:对比忠诚勤勉的精神。
- 《题蔡君谟墨迹後》与《虞世南兰亭序》:对比才华和成就。
- 《题蔡君谟墨迹後》与《蔡襄自书诗》:对比直气和人格魅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李廌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创作风格。
- 《书法史》:详细介绍了历代书法家的生平和作品,有助于深入理解诗中提到的书法家。
- 《峄山碑研究》:专门研究峄山上的秦代石刻,有助于理解“峄山刻秦铭”的背景。
- 《颜真卿传》:详细介绍了颜真卿的生平和作品,有助于理解“鲁公秉忠勤”的背景。
- 《虞世南传》:详细介绍了虞世南的生平和作品,有助于理解“独有虞永兴”的背景。
- 《蔡襄传》:详细介绍了蔡襄的生平和作品,有助于理解“贤哉蔡莆阳”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