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八声甘州》
时间: 2024-11-07 20:33: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甘州/八声甘州
作者: 张炎 〔宋代〕
想不劳添竹引龙须,断梗忽传芳。
记珠悬润碧,飘飘秋影,曾印禅窗。
诗外片云落莫,错认是花光。
无色空尘眼,雾老烟荒。
一翦静中生意,任前看冷淡,真味深长。
有清风如许,吹断万红香。
且休教夜深人见,怕误他看月上银床。
凝眸久,却愁卷去,难博西凉。
白话文翻译:
想要不劳而获,添竹引来龙须,断了的梗忽然传来芬芳。
记得那珠子悬挂在碧绿之上,飘摇的秋影,曾映在禅房的窗上。
在诗的外面,片片云彩落下,不要错认那是花影的光。
无色的空尘在眼前,雾霭缭绕,烟雾弥漫。
在静谧中产生的生意,任凭眼前冷淡,真味却深长。
有如许的清风,吹散了万红的香气。
且不要让夜深时被人看见,怕误了他看月上银色的床。
凝视良久,却愁绪万千,难以获得西凉的情怀。
注释:
- 添竹引龙须:意指用竹子引来龙须,形容一种轻松得来的美好。
- 断梗:指的是断了的花茎。
- 珠悬润碧:形容珠子挂在碧绿的水面上,润泽而美丽。
- 禅窗:指禅房的窗户,象征宁静的心境。
- 无色空尘眼:形容眼前一片无色,迷惘无物。
- 西凉:西凉是指西部的地方,常用以象征遥远的思乡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炎(生卒年不详),字子昂,号元白,宋代词人,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他的词风以清丽婉约著称,善于表达细腻的情感与优雅的意境。
创作背景:
《甘州》作于张炎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借助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甘州》作为一首古典词作,展现了张炎独特的艺术风格。开篇即以“想不劳添竹引龙须,断梗忽传芳”引入,极具画面感,仿佛描绘了一个安逸的场景。诗中充满了秋天的意象,如“飘飘秋影”,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诗人在描述自然时,常使用对比手法,如“无色空尘眼”与“有清风如许”,通过这种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整首词在意境上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张炎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与丰富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尤其是“怕误他看月上银床”一句,既有对情感的隐晦表达,又暗含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想不劳添竹引龙须:无需辛劳即可获得美好,表现一种轻松的心态。
- 断梗忽传芳:断茎的花朵仍能散发芬芳,暗示即使失去也有美好的回忆。
- 记珠悬润碧:记得那珠子悬挂在水中,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 飘飘秋影,曾印禅窗:秋天的影子映在禅窗上,蕴含宁静与思索。
- 诗外片云落莫,错认是花光:提醒人们不要错认云影为花影,象征对真实与虚幻的思考。
- 无色空尘眼,雾老烟荒:眼前一片迷茫,生动地描绘了内心的迷惘与孤独。
- 一翦静中生意:在寂静中产生的情感,表达一种内心的深刻体验。
- 任前看冷淡,真味深长:纵使眼前冷淡,内心的真实情感却是深远而长久的。
- 有清风如许,吹断万红香:清风吹散万红的香气,象征着一种淡然与超脱。
- 且休教夜深人见,怕误他看月上银床:不希望在夜深时被他人看到,含蓄地表达一种对隐私的珍视。
- 凝眸久,却愁卷去,难博西凉:长时间凝视,却愁绪满怀,无法企及西凉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上银床”,将月亮比作床,增添了诗的意境。
- 对仗:使用对仗词句,如“无色空尘眼,雾老烟荒”,增强了音韵美。
- 拟人:如“吹断万红香”,将风拟人化,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交融,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象征高洁与清雅。
- 珠:象征珍贵与美好。
- 秋影:象征时光流逝与感伤。
- 清风:象征心境的宁静与超脱。
- 月:象征孤独与思乡。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仅是自然景物的描绘,更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与哲思。竹、珠、秋影都是古代文人所崇尚的意象,清风与月则代表着理想与追求,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珠悬润碧”是指什么?
- A. 珍珠在水面上
- B. 珍珠在山上
- C. 珍珠在空中
-
填空题:诗中提到“且休教夜深人见,怕误他看月上_____”。
-
判断题: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无奈与向往。(对/错)
答案:
- A
- 银床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 张炎《甘州》与李清照《如梦令》:两者均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张炎更具哲理性与深邃的情感,而李清照则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绘。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解析与赏析》
- 《张炎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