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四日同诸公饮饯共叔于株林明日再往共叔为》

时间: 2025-04-28 08:07:36

一别定不免,重来聊见情。

匆匆置朝饭,愦愦困余酲。

会合知何日,升沉恐异情。

毋忘尺书寄,慰此寸心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初四日同诸公饮饯共叔于株林明日再往共叔为 赵蕃 〔宋代〕

一别定不免,重来聊见情。 匆匆置朝饭,愦愦困余酲。 会合知何日,升沉恐异情。 毋忘尺书寄,慰此寸心倾。

白话文翻译:

我们这次分别后,必定难以避免再次相见,但重逢时的心情却难以预料。 匆匆忙忙地准备了早餐,我因为宿醉而感到昏昏沉沉。 不知道何时才能再次相聚,人生起伏不定,恐怕我们的情感也会随之变化。 请不要忘记给我写信,这样可以安慰我这颗渴望交流的心。

注释:

  • 定不免:必定难以避免。
  • 聊见情:难以预料的心情。
  • 匆匆:匆忙。
  • 置朝饭:准备早餐。
  • 愦愦:昏昏沉沉。
  • 困余酲:因为宿醉而感到困倦。
  • 升沉:人生起伏不定。
  • 尺书:书信。
  • 寸心倾:心渴望交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他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与当时的文人多有交往,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与友人共叔分别时所作,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不确定性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直接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切珍视和对未来重逢的不确定感。诗中的“一别定不免,重来聊见情”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分别的无奈和对重逢时心情的复杂预感。而“毋忘尺书寄,慰此寸心倾”则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和对书信交流的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体现了宋代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别定不免,重来聊见情。”:表达了诗人对分别的无奈和对重逢时心情的复杂预感。
  2. “匆匆置朝饭,愦愦困余酲。”:描述了诗人因为宿醉而感到昏昏沉沉,匆忙准备早餐的情景。
  3. “会合知何日,升沉恐异情。”: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不确定性和对人生起伏的感慨。
  4. “毋忘尺书寄,慰此寸心倾。”: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和对书信交流的重视。

修辞手法:

  • 直接表达:诗中多处使用直接表达情感的手法,如“一别定不免”和“毋忘尺书寄”。
  • 对比:通过“会合知何日”与“升沉恐异情”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友情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与忧虑。

意象分析:

  • “匆匆置朝饭”:匆忙的早餐准备,反映了诗人宿醉后的困倦和匆忙。
  • “愦愦困余酲”:昏昏沉沉的状态,形象地描绘了宿醉后的感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愦愦困余酲”描述了诗人什么样的状态? A. 清醒 B. 昏昏沉沉
  2. “毋忘尺书寄”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 A. 希望友人不要忘记写信 B. 希望友人不要忘记他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友情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B. 宿醉后的感受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友情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诗词对比:

  • 赵蕃的这首诗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都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但苏轼的诗更多地融入了对过去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苏轼诗集》:可以对比苏轼的诗作,了解不同诗人对友情和未来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