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口》
时间: 2025-01-26 04:49: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灵山口
——范成大
陵高类登天,斗下剧窥井。
衡从十里近,底用许多岭?
秋雨酿春泥,掀淖力扛鼎。
仆夫负隅哭,邂逅忧性命。
旧嗤子猷狂,夜半桨归艇。
方知兴尽处,顷步令人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山陵高得像要直上青天,斗牛的角下像在窥探井口。
衡山离这里十里之遥,怎么还要穿过那么多山岭?
秋雨滋润了春泥,掀起的泥土重如扛鼎。
仆人背负着角落的忧伤,在路上邂逅了生命的苦闷。
曾经嘲笑子猷狂妄的人,夜半划船回家。
这时才知道兴致已尽,脚步让人感到无奈与沉重。
注释
- 陵:山的高峰,形容高耸的山。
- 斗下:斗牛的角,象征高耸入云。
- 衡:指衡山,十里之遥的名山。
- 秋雨:秋天的雨水,象征滋润大地的力量。
- 仆夫:指劳作的仆人,背负沉重的生活。
- 子猷:指古代诗人,常被引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石湖,南宋时期的杰出诗人、政治家,著有《范氏家训》等。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灵山口》写于南宋时期,作者通过描绘高山与秋雨的景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无奈,表现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陵高类登天”开篇,展现了山的高耸和人类的渺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诗中“秋雨酿春泥”的意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轮回,又暗示了人生的无常。通过“仆夫负隅哭”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底层人民艰难生活的同情,令人感受到生活的沉重与忧伤。
诗的最后两句则显得尤为深刻,“方知兴尽处,顷步令人瘿”,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反思,以及在极度的疲惫与无奈中对生活的感慨。这首诗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人对命运的无奈与对自然的敬畏,情感细腻,意蕴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陵高类登天:描绘山的高耸,象征人生路途的艰辛。
- 斗下剧窥井:高处不胜寒,甚至连井口的景象都难以看清,暗示对生活的迷茫。
- 衡从十里近,底用许多岭?:即使衡山近在咫尺,却依然需要穿越重重山岭,反映了生活的不易。
- 秋雨酿春泥:自然的变化与人生活的交织,春泥象征着希望与重生。
- 仆夫负隅哭:劳苦大众的悲惨境遇,引发对社会的关怀。
- 旧嗤子猷狂:对往日嘲笑者的反思,显示个人成长。
- 夜半桨归艇:夜晚的归途显得孤独与疲惫。
- 方知兴尽处,顷步令人瘿:深刻的领悟与对生活的无奈感叹。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比作高峰、斗牛的角象征高度,增强了诗意。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山、雨、泥、仆夫等意象构建了丰富的自然与社会场景。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与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关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反映了对生活艰辛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逆境中对幸福的追求。
意象分析
- 灵山:象征着理想与追求,代表高远的目标。
- 秋雨:象征着生命的滋润与变化,暗示希望与重生。
- 仆夫:象征着社会底层人民,反映社会的压迫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灵山口》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范成大
D. 苏轼 -
诗中提到的“秋雨”象征着什么?
A. 悲伤
B. 希望与重生
C. 离别
D. 战争 -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A. 个人奋斗
B. 对生命的思考与反思
C. 自然的美
D. 爱情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王维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比较《灵山口》与王维《山中杂诗》,两者都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作者的内心情感,但范成大的作品更侧重于人对社会的思考,而王维则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切热爱与宁静。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范成大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