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唐变租庸调之后,皇朝列圣踵余。
科若使犹仍旧,人到于今奠居。
白话文翻译:
自唐朝实施租庸调制度之后,历代皇朝的圣明之君都接踵而至。即使科举考试依旧如昔,今天的人们依然把自己的根基建立在这个制度之上。
注释:
- 唐变租庸调:唐朝时期,实行的租庸调制是一种税制改革,旨在减轻农民负担。
- 皇朝列圣:指历代皇帝,特别是那些有作为的明君。
- 科若使犹仍旧:科举考试的制度如果还是和以前一样。
- 人到于今奠居:人们到如今依然在这个制度的基础上生活、发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令闻是宋代的诗人,以其清新质朴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涉及社会时事,表现了对当时政治的关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宋代,正值科举制度成为社会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反映出诗人对科举制度及其历史变迁的思考,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溯和对未来的展望。
诗歌鉴赏:
《褒公亭》是一首蕴涵深意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唐朝以来的租庸调制的回顾,展现了历史变迁中的政治智慧。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历代皇帝对国家治理的影响,以及科举制度在人才选拔中的重要地位。诗的开头以“唐变租庸调之后”引入,直接切入主题,展现了历史的延续性和变革的必要。接着,“皇朝列圣踵余”表明了历代圣君的接续,暗示政治的延续性与历史的积淀。而“科若使犹仍旧”则传达了对科举制度的思考,虽然制度依旧,但时代在变,人们的生活与思想也在随着历史的演变而不断发展。整首诗在叙述历史的同时,透出一种对未来的期许,诗人用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勾勒出历史的脉络和制度的重要性,具有深远的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唐变租庸调之后:诗人指出,自唐朝实施租庸调的改革以来,社会制度的演变影响深远。
- 皇朝列圣踵余:历代的明君接连而至,显示出政治的延续和稳定。
- 科若使犹仍旧:科举制度仿佛仍然固定不变,暗示着对这一制度的批判和反思。
- 人到于今奠居:人们的生活依然在这个制度的框架中,揭示出历史对当下的深远影响。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皇朝列圣”与“人到于今”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隐喻:通过历史的回顾,隐喻了对未来的期许。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科举制度的思考,揭示了政治制度对人们生活的重要影响,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延续性的认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租庸调:象征着社会制度的变革。
- 皇朝:代表历史的延续与政权的更替。
- 科举:象征着人才选拔与社会流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租庸调”是哪个朝代的制度?
- A. 唐朝
- B. 宋朝
- C. 明朝
-
诗人认为科举制度有什么影响?
- A. 改变了历史
- B. 依然影响人们的生活
- C. 没有影响
-
诗中提到的“皇朝列圣”主要指什么?
- A. 一些著名的诗人
- B. 明君的接续
- C. 朝代的更替
答案:
- A. 唐朝
- B. 依然影响人们的生活
- B. 明君的接续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关注社会与个人的关系。
- 杜甫的《春望》:反映了社会变迁带来的影响。
诗词对比:
- 比较范令闻与李白在历史与个人情感的表达上,范令闻更注重制度的影响,李白则更关注个人的自由与豪放。两者的作品共同展现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但侧重点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关于宋代诗人的选集,提供了范令闻及其同时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代诗歌史》:对古代诗歌的发展与流派进行深入分析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