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作》

时间: 2025-04-27 21:41:52

三百里湖新月时,放翁艇子出寻诗。

城头蜃阁烟将合,波面虹桥柳未衰。

渔唱苍茫连禹穴,寒潮萧瑟过娥祠。

祖龙虚负求僊意,身到蓬莱却不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三百里湖新月时,
放翁艇子出寻诗。
城头蜃阁烟将合,
波面虹桥柳未衰。
渔唱苍茫连禹穴,
寒潮萧瑟过娥祠。
祖龙虚负求僊意,
身到蓬莱却不知。

白话文翻译:

在三百里宽的湖面上,新月当空,放翁(陆游)乘船出游寻觅诗句。城头的蜃楼与烟雾即将消散,波面上的虹桥和柳树依然繁茂。渔夫在苍茫的水面上唱着歌,水波寒潮萧瑟,经过了嫦娥的祠庙。祖龙虚负了追求仙人的愿望,身处蓬莱却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注释:

字词注释:

  1. 放翁:陆游的号,意指“放逐之翁”。
  2. 蜃阁:传说中的蜃气楼,因蜃气而生的幻影楼阁。
  3. 虹桥:指桥的一种,寓意美丽和希望。
  4. 禹穴:指的是大禹治水的地方,象征着古代的治水英雄。
  5. 娥祠:指祭祀嫦娥的庙宇。
  6. 祖龙:指的是传说中的龙,象征着权力和追求。

典故解析:

  • 蓬莱: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长生不老的理想。
  • 大禹:古代治水英雄,代表着勤劳与智慧。
  • 嫦娥:月宫的仙女,象征着美丽与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魄,也有细腻的情感。他一生经历了家国之痛,诗作常常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的理想。

创作背景:
《舟中作》写于陆游晚年,当时他已身处南宋时期,国难与个人失意交织,使得他的诗歌中常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孤独的情感。

诗歌鉴赏:

《舟中作》展现了陆游在湖上乘舟寻诗的情景,诗歌开头描绘了湖面新月的宁静与美丽,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然而,随着诗的深入,诗人却逐渐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诗中的“祖龙虚负求僊意”,不仅是对理想的追寻,更是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陆游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出自己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感悟。诗歌的最后一句“身到蓬莱却不知”,更是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推向高潮,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百里湖新月时:描绘湖面美丽的景象,暗示诗人内心的宁静。
  • 放翁艇子出寻诗:表明诗人追求诗意的愿望和行动。
  • 城头蜃阁烟将合:描绘蜃楼即将消散,意象中带有短暂与幻影的意味。
  • 波面虹桥柳未衰:水面上美丽的景色与生命力的象征。
  • 渔唱苍茫连禹穴:渔夫的歌声与大禹的治水传说相联系,传达出历史的厚重感。
  • 寒潮萧瑟过娥祠:描绘自然的凄凉,反衬出诗人的孤独感。
  • 祖龙虚负求僊意:抒发诗人对理想的追寻与失落。
  • 身到蓬莱却不知: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错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生理想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拟人:自然界的描绘如同有生命一般,增加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句式对仗工整,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思考,展现了孤独的追求与无奈的心情,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苦闷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新月: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2. 蜃阁:象征幻影与短暂的美好。
  3. 虹桥:象征希望与连接。
  4. :象征生命与柔情。
  5. 渔唱:象征人间的生活与快乐。
  6. 寒潮:象征孤独与凋零。
  7. 蓬莱:象征理想与仙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陆游的号是什么?
    A. 放翁
    B. 退隐者
    C. 诗人

  2. 诗中提到的“蜃阁”象征什么?
    A. 幸福
    B. 幻影
    C. 现实

  3. 诗中“寒潮萧瑟过娥祠”描绘了什么样的意境?
    A. 温暖
    B. 凄凉
    C. 欢快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杜甫《登高》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李白的诗歌都体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追求,李白的豪放与陆游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李白《将进酒》中表现出的豪情壮志,与陆游《舟中作》中的孤独反思,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两者均反映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1. 《陆游诗词全集》
  2. 《宋代诗人研究》
  3.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