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上巳和黄成之韵)》
时间: 2025-01-11 17:03: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上巳和黄成之韵)
尚记春归日,锦绣里江城。
谁推日驭西去,水认故乡痕。
鱼鸟自飞自跃。红紫谁开谁落。
天运渺无声。四序镇如此,
当当复亭亭。是何年,修禊事,
畅幽情。竞传元巳天气,
别是一般清。便引郑郊溱洧。
不道孔门沂泗。大道掌如平。
待挽迷津者,都向此中行。
白话文翻译
我仍记得春天归来的那一天,
在这锦绣般的江城中。
是谁把太阳向西推去,
水面上留下了故乡的痕迹。
鱼儿和鸟儿自由自在地飞跃,
红花和紫花,不知是谁在开放与凋谢。
天的运转无声无息,
四季就是如此安宁,
亭亭玉立的景色再次映入眼帘。
究竟是何年,
我们在这里举行修禊的仪式,
畅快地表达内心的情感。
竞相传颂元巳的春天气息,
那是多么清新的一天。
不禁让我想起郑国的郊野和溱水,
却不知孔子的门下沂水与泗水。
大道如平川,
等待那些迷失方向的人,都在这里找到归路。
注释
- 修禊:古代春季祭水的活动,通常在上巳节举行。
- 元巳:指农历三月初三,即上巳节。
- 郑郊溱洧:指郑国的郊外与溱水,古时美丽的自然景观。
- 孔门:指孔子的学问和门徒所处的地方,具有文化象征意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了翁,字泰昌,号惭愧,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古风和词作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季的上巳节,作者借此节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氛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上巳和黄成之韵)》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诗作,诗中描绘了春天归来的美好场景,情感真挚而细腻。开篇“尚记春归日,锦绣里江城”既点明了时间,也通过“锦绣”二字展现了江城的美丽,营造出一种温暖的氛围。接着,诗人用“谁推日驭西去”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借水面残影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诗中“鱼鸟自飞自跃”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生动而富有活力。接下来的“红紫谁开谁落”则引发了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短暂。诗人通过“天运渺无声”感悟自然的规律,强调四季的更替是如此平常,却又蕴藏着深刻的哲理。
在“是何年,修禊事,畅幽情”中,诗人通过对修禊的回忆,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最后,诗人把视野转向更广阔的空间,提及郑国的水乡与孔子的门徒,表达了对文化与历史的敬仰,寓意深远。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文化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尚记春归日,锦绣里江城。”
开篇引入春天的场景,江城如锦绣般美丽,唤起读者对春天的美好记忆。 -
“谁推日驭西去,水认故乡痕。”
通过“日驭西去”表现时间流逝,水面留痕暗示对故乡的思念。 -
“鱼鸟自飞自跃。”
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生动形象。 -
“红紫谁开谁落。”
生命的轮回,花开花落,象征着无常。 -
“天运渺无声。”
自然的法则,表达对宇宙的敬畏。 -
“四序镇如此,当当复亭亭。”
四季如常,景色常新,彰显自然之美。 -
“是何年,修禊事,畅幽情。”
追忆修禊的欢乐,寄托情感。 -
“竞传元巳天气,别是一般清。”
对元巳节的描绘,清新而愉悦。 -
“便引郑郊溱洧。”
引用名地,增加历史文化深度。 -
“不道孔门沂泗。”
反映文化背景,怀念传统。 -
“大道掌如平。”
概括人生哲理,寻找归宿。 -
“待挽迷津者,都向此中行。”
呼唤迷途者,寓意引导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锦绣里江城”,形象比喻江城的美丽。
- 拟人:如“鱼鸟自飞自跃”,赋予生物以活力与情感。
- 对仗:整首诗用词讲究,形成和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对故乡的思念,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情感真挚而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江城:代表故乡,寄托思乡之情。
- 鱼鸟:象征自由与自然的生机。
- 红紫花:象征美丽与生命的短暂。
- 水:象征流动与时间的无常。
- 郑郊溱洧:象征文化深度,连接历史与现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水调歌头》是哪位诗人的作品?
A. 李白
B. 魏了翁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修禊事”是指什么?
A. 祭水活动
B. 赏花活动
C. 农耕活动 -
诗中所描绘的“锦绣里江城”意指什么?
A. 城市的繁华
B. 自然的美丽
C. 诗人的故乡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桃花源记》 -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魏了翁的《水调歌头》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魏了翁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李白则更加强调个人情感的深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魏了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