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王孙十二首  其三 集句》

时间: 2025-01-27 03:19:33

远书归梦两悠悠。

闲倚南窗尽日愁。

手捲虾须上玉钩。

泪难收。

红叶相随何处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远书归梦两悠悠。闲倚南窗尽日愁。手捲虾须上玉钩。泪难收。红叶相随何处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远方的书信和梦境交织在一起,悠悠而来。我闲坐在南窗下,整日沉浸在愁绪之中。手里卷着虾须,钓着玉钩,然而眼泪却无法止住。不知红叶随风而去,流向何处。

注释:

  • 远书:指远方的来信。
  • 归梦:思乡之梦,回归故乡的梦。
  • 闲倚:悠闲地靠着,形容一种懒散的状态。
  • 南窗:南边的窗户,象征温暖和阳光。
  • 手捲虾须:手中卷着虾须,描写钓鱼的场景。
  • 玉钩:指钓鱼的钩子,形容钓鱼的雅致。
  • 泪难收:眼泪止不住,表达痛苦和思念的情感。
  • 红叶:象征秋天的到来,寓意离别与思乡。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红叶”在中国文学中常常与离愁别绪相联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字叔扬,号景阳,元朝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词作品风格独特,常以忧愁和思乡为主题,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交织之时,刘基作为一位经历过政治风波的文人,常常在诗中表达对故乡与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忆王孙十二首 其三》以“远书归梦”开篇,立刻引人入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诗的前两句“远书归梦两悠悠”,以书信与梦境并列,表达了思念的复杂情感,既有现实的期盼,又有梦中的幻想。这种情感交织的状态让人倍感沉重,仿佛生活的重担压在心头。

接下来的“闲倚南窗尽日愁”,将诗人的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在南窗下闲坐,阳光照射,却浑然不觉,整日沉浸在愁苦中。这种闲适的环境与内心的愁苦形成强烈对比,突显出作者的孤独与无奈。

“手捲虾须上玉钩”描绘了钓鱼的雅趣,但“泪难收”则将思念的情感推向高潮。钓鱼本是一种放松的活动,然而在诗人眼中,却因思乡而变得悲怆。

最后一句“红叶相随何处流”,更是为全诗增添了一层忧伤的意境。红叶象征着秋天的到来,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仿佛在问:这份思念又将流向何方?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精致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透过个人的感受,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远书归梦两悠悠:远方的书信与梦境交错,悠然无尽,表现思念之深。
  2. 闲倚南窗尽日愁:在南窗下悠闲地靠着,整日愁苦,显示内心的孤独。
  3. 手捲虾须上玉钩:手中卷着虾须,钓着玉钩,描绘一种钓鱼的雅趣。
  4. 泪难收:眼泪止不住,表达无尽的思念与悲伤。
  5. 红叶相随何处流:红叶随风而去,不知流向何处,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思乡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远书归梦”与“闲倚南窗”,前后呼应。
  • 比喻:将书信与梦境比作思念的载体。
  • 意象:红叶象征离愁别绪,南窗则象征安静与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诗人传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亲人的深切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远书:象征远方的思念与牵挂。
  • 红叶:象征秋天、离愁与生命的流逝。
  • 南窗:象征温暖的环境与安静的思考空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窗”象征什么? A. 温暖的环境
    B. 冷酷的冬天
    C. 喧闹的街道
    D. 远方的风景

  2. “红叶”在诗中主要象征什么? A. 生命的希望
    B. 离愁别绪
    C. 繁华盛世
    D. 快乐的时光

  3. 诗人整日愁苦的原因是什么? A. 天气不好
    B. 思乡之情
    C. 身体不适
    D. 生活富裕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静夜思》 - 李白
  2.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3.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达思乡之情,但更为直白和情感奔放。
  • 杜甫《月夜忆舍弟》:通过对兄弟的思念,展现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背景。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对思乡的表达方式各具特色,反映出个人的生活经历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1. 《元代文学史》 - 研究元代诗人及其作品的参考书。
  2. 《唐诗三百首》 - 涵盖经典诗作及其解析的书籍。
  3.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提供古典诗词的赏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