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都官梁员外同年之江南转运》
时间: 2025-01-27 04:01:5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月宫同岁取丹枝,次第飞翔侍玉墀。 出职未吟红药树,转官新入白云司。 使权繁重虽无暇,曹局清闲合赋诗。 不似谪官淮水上,鬓毛衰飒咏江蓠。
白话文翻译:
我们同年考中进士,如同从月宫中摘取了红艳的桂枝,依次飞翔在皇宫的玉阶旁侍奉。 离开原来的职位还未曾吟咏过红药树,现在转任新职进入了白云司。 虽然担任的职务繁重几乎没有闲暇,但在清闲的官署中适合赋诗。 不像被贬谪到淮水边,鬓发斑白,衰飒地吟咏着江蓠。
注释:
- 月宫同岁取丹枝:比喻同年考中进士。丹枝,指桂枝,古代科举考试中进士的象征。
- 次第飞翔侍玉墀:次第,依次。玉墀,皇宫的台阶,代指皇宫。
- 出职未吟红药树:出职,离开原来的职位。红药树,指红药,一种美丽的植物。
- 转官新入白云司:转官,转任新职。白云司,古代官署名,此处指新的官职。
- 使权繁重虽无暇:使权,担任的职务。繁重,任务繁多。无暇,没有空闲。
- 曹局清闲合赋诗:曹局,官署。清闲,空闲。合赋诗,适合写诗。
- 不似谪官淮水上:谪官,被贬谪的官员。淮水,河流名。
- 鬓毛衰飒咏江蓠:鬓毛,头发。衰飒,衰败。江蓠,一种植物,此处指被贬谪时的凄凉境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此诗是他在转任新职时所作,表达了对新职的期待和对过去经历的感慨。
创作背景: 王禹偁在宋代历任多个官职,此诗可能是在他从一个职位转到另一个职位时所作,反映了他对新职位的期待和对过去经历的回顾。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新旧职位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新职位的期待和对过去经历的感慨。诗中“月宫同岁取丹枝”一句,以科举考试的象征性意象开篇,展现了作者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出职未吟红药树,转官新入白云司”则通过具体的官职变迁,体现了作者对新职位的期待。最后两句“不似谪官淮水上,鬓毛衰飒咏江蓠”则通过对过去贬谪经历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新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苦难的超越。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变迁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 月宫同岁取丹枝:此句以月宫和丹枝为象征,比喻同年考中进士,展现了作者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 次第飞翔侍玉墀:此句通过“次第飞翔”和“侍玉墀”描绘了作者在皇宫中的侍奉情景,体现了作者的荣耀和责任。
- 出职未吟红药树:此句通过“出职”和“未吟红药树”表达了作者对过去职位的留恋和对新职位的期待。
- 转官新入白云司:此句通过“转官”和“新入白云司”具体描绘了作者的职位变迁,体现了作者对新职位的期待。
- 使权繁重虽无暇:此句通过“使权繁重”和“虽无暇”表达了作者对新职位任务繁重的认识。
- 曹局清闲合赋诗:此句通过“曹局清闲”和“合赋诗”表达了作者对新职位空闲时间的利用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 不似谪官淮水上:此句通过“不似谪官”和“淮水上”对比了作者现在和过去的生活状态,体现了作者对新生活的向往。
- 鬓毛衰飒咏江蓠:此句通过“鬓毛衰飒”和“咏江蓠”描绘了作者过去贬谪时的凄凉境况,体现了作者对过去苦难的超越。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宫同岁取丹枝”中的“月宫”和“丹枝”,比喻同年考中进士。
- 对仗:如“出职未吟红药树,转官新入白云司”中的“出职”与“转官”,“未吟”与“新入”形成对仗。
- 拟人:如“次第飞翔侍玉墀”中的“飞翔”,赋予了作者动态的形象。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新职位的期待和对过去经历的感慨。通过对新旧职位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新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苦难的超越。
意象分析:
- 月宫:象征科举考试的荣耀和成就。
- 丹枝:象征进士的荣誉。
- 玉墀:象征皇宫的荣耀和责任。
- 红药树:象征过去职位的留恋。
- 白云司:象征新职位的期待。
- 淮水:象征过去贬谪的苦难。
- 江蓠:象征过去贬谪时的凄凉境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月宫同岁取丹枝”中的“丹枝”象征什么? A. 进士的荣誉 B. 皇宫的荣耀 C. 新职位的期待 D. 过去职位的留恋
-
诗中“转官新入白云司”中的“白云司”指什么? A. 古代官署名 B. 皇宫的荣耀 C. 新职位的期待 D. 过去职位的留恋
-
诗中“不似谪官淮水上”中的“谪官”指什么? A. 被贬谪的官员 B. 新职位的期待 C. 过去职位的留恋 D. 皇宫的荣耀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王禹偁的其他作品,如《村行》、《点绛唇》等,都体现了他的清新自然的诗歌风格。
诗词对比: 可以与王禹偁的其他作品进行对比,如《村行》中的田园风光与《送都官梁员外同年之江南转运》中的官场变迁,展现作者多样的生活体验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王禹偁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