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富乐山赠海公禅老大师》
时间: 2025-01-11 04:53: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富乐山赠海公禅老大师
作者: 戴蒙 〔宋代〕
芙蓉溪畔石连松,
殿阁峥嵘倚半空。
一念超居无色界,
几人长住广寒宫。
佳宾喜上山头月,
密友时来竹下风。
除却少多元本物,
泥牛哮吼任西东。
白话文翻译:
在芙蓉溪畔,石头与松树相连,
殿阁巍峨,依偎在半空中。
一念之间,超越了无色的境界,
有几人能长久地住在广寒宫呢?
佳宾欢喜于山顶的明月,
密友偶尔在竹下送来清风。
除去那少许的多元本物,
任凭泥牛哮吼,自由地往西东。
注释:
字词注释:
- 芙蓉溪:一种美丽的溪流,可能指盛开芙蓉花的地方。
- 峥嵘:形容高耸、突出的样子。
- 无色界:佛教术语,指一种超越物质的境界。
- 广寒宫:传说中的月宫,是嫦娥居住的地方。
- 泥牛:比喻平常而不被重视的事物。
典故解析:
- 广寒宫:源自《楚辞·九歌·月神》中的描写,传说中的嫦娥在月亮上的宫殿,象征着清冷、孤独与高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蒙,宋代诗人,常以自身的修行和对佛教的理解为题材进行创作。他的诗歌风格融合了道家和佛教的思想,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戴蒙在富乐山游览时,赠予海公禅老大师,表达了对禅宗思想的感悟,反映了诗人对高洁境界的追求与对友人的情谊。
诗歌鉴赏:
《宿富乐山赠海公禅老大师》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自然美的诗。在这首诗中,戴蒙以优美的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合了佛教的思想,展现了他对禅宗的理解与追求。诗的开头描绘了芙蓉溪畔的松石景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高远的氛围。接下来,诗人提到“无色界”,这不仅代表着一种超然的境界,也暗示了对物质世界的超越。
“几人长住广寒宫”一句,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反思,现实中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达到这样的境地呢?这份孤独与渴望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随后提到的“佳宾”和“密友”,则是对友谊的珍视,表明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友人的陪伴是多么重要。
最后两句“除却少多元本物,泥牛哮吼任西东”,似乎是在强调放下世俗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诗人在这里通过对比,展示了物质与精神的两重世界,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思熟虑。这首诗不仅富有哲理,也展现了作者的高远志向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芙蓉溪畔石连松:描绘了自然景色,石头与松树相依,暗示自然的和谐。
- 殿阁峥嵘倚半空:展示了高耸的建筑,与大自然相融合,表达人与自然的关系。
- 一念超居无色界:强调思想的力量,超越物质的界限。
- 几人长住广寒宫:反映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质疑人们是否能长久停留在理想中。
- 佳宾喜上山头月:描绘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场景。
- 密友时来竹下风:表达友人间的亲密与情谊。
- 除却少多元本物:强调放下世俗的欲望与纷扰。
- 泥牛哮吼任西东:象征着放下束缚,追求自由与无拘无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世俗的纷扰比作“泥牛”,强调其平庸。
- 对仗:如“佳宾喜上山头月,密友时来竹下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广寒宫象征理想境界,泥牛象征世俗的无聊。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人际关系的珍惜,以及对物质世界的超越,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内心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芙蓉溪: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 广寒宫:象征着理想与孤独的境界。
- 竹下风:象征着友谊与恬淡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无色界”指的是什么?
- A. 一个具体的地方
- B. 超越物质的境界
- C. 一种情感
- D. 一种植物
-
“佳宾喜上山头月”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孤独
- B. 友谊的快乐
- C. 伤感
- D. 对自然的厌倦
-
诗中提到的“泥牛”象征什么?
- A. 高贵的人
- B. 平凡与世俗的事物
- C. 自然的美
- D. 精神的追求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戴蒙 vs. 王维:两位诗人都以自然景观为背景,但戴蒙更注重于哲理与自我内省,而王维则更加倾向于描绘自然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词的经典作品进行收录。
- 《古典诗词鉴赏》:深入分析古代诗词的艺术特点与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