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时间: 2025-01-11 05:12: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渔家傲
晏殊 〔宋代〕
粉笔丹青描未得。
金针彩线功难敌。
谁傍暗香轻采摘。
风渐渐。
船头解散双鸂鶒。
夜雨染成天水碧。
朝阳借出胭脂色。
欲落又开人共惜。
秋气逼。
盘中已见新莲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渔家景象。诗人用粉笔和丹青描绘的画面还未完成,金针和彩线的工艺也难以与自然的美丽相比。谁在暗香中轻轻地采摘花朵,微风徐来,船头的鸳鸯也已散去。夜雨把湖水染成了碧蓝色,朝阳把红晕洒在水面上,花儿欲落又开,让人不忍心错过。秋天的气息渐渐逼近,盘子中已经出现了新鲜的莲子。
注释:
- 粉笔:一种书写工具,这里比喻画画。
- 丹青:指绘画,尤其是工笔画。
- 金针:用金线或金色的针线来绣花,形容工艺精美。
- 暗香:隐秘的香气,形容花香四溢。
- 鸳鸯:一种水鸟,常成双成对,象征爱情。
- 天水碧:形容水色清澈如天空一般的碧蓝色。
- 胭脂色:形容红色,通常指女性的腮红或唇膏的颜色。
- 莲菂:莲子的种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殊(991年-1055年),字叔原,号幼安,北宋著名词人、政治家。其词风清新婉丽,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美景,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北宋时期,正是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阶段。诗人以渔家生活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人间情感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渔家傲》是一首典型的婉约派词作,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渔家生活,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词中运用了多种自然意象,如“暗香”、“夜雨”、“朝阳”,将自然景色与人情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
从情感上看,诗人通过对秋天的描绘,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惆怅与惜别之情。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但同时也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时间的无情。词中“欲落又开人共惜”一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转瞬即逝的无奈,令人感同身受。
在修辞手法方面,诗人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世界,让人仿佛置身于渔家生活的场景中,体味那份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粉笔丹青描未得:以粉笔和颜料描绘的画面尚未完成,暗示着自然的美丽无法完全被人类所捕捉。
- 金针彩线功难敌:金针和彩线的精美工艺无法与大自然的美丽相提并论,强调自然的无与伦比。
- 谁傍暗香轻采摘:在这隐秘的香气中,谁在轻轻地采摘花朵,营造出一种柔和而轻盈的氛围。
- 风渐渐:描绘微风的轻柔,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的宁静。
- 船头解散双鸂鶒:鸳鸯成双成对,象征着爱情与和谐,船头的鸳鸯飞走,暗示着人事的变迁。
- 夜雨染成天水碧:夜雨让水面呈现出天空般的碧蓝色,寓意着自然的美丽和清新。
- 朝阳借出胭脂色:朝阳的光辉如同胭脂般的红色,象征着希望与温暖。
- 欲落又开人共惜:花儿快要凋谢却又重新绽放,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
- 秋气逼:秋天的气息渐渐逼近,暗示着季节更替和时间的流逝。
- 盘中已见新莲菂:盘子中已经有了新鲜的莲子,象征着丰收和希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类情感相结合,使得表达更加生动。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类情感,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自然美景与人情世态,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与对自然的敬仰,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粉笔、丹青:象征人类的艺术创造,但也暗示人类无法完全捕捉自然之美。
- 暗香:花香的隐秘性,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常常是短暂而难以捉摸的。
- 鸳鸯:象征爱情和和谐,表现出对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
- 夜雨、朝阳:分别象征着宁静的夜晚与希望的到来,构成了一种对比,表现出自然的多样性。
- 莲菂:象征丰收和希望,寓意着生命的延续与新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词中提到的“金针彩线”主要指什么? A. 画画工具
B. 刺绣工艺
C. 渔具
D. 书法工具 -
“欲落又开”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喜
B. 惆怅
C. 愤怒
D. 满足 -
这首词的主要意象是哪个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晏殊 vs 李清照:两位词人在风格上有相似之处,但李清照的词往往更加细腻,情感更加丰富。晏殊的词则更侧重于画面感与自然的和谐,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晏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