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儿令》

时间: 2025-01-11 04:57:27

昨日探春消息,湖上绿波平。

无奈绕堤芳草,还向旧痕生。

有酒且醉瑶觥。

更何妨、檀板新声。

谁教杨柳千丝,就中牵系人情。

意思解释

相思儿令

作者: 晏殊 〔宋代〕

原文展示

昨日探春消息,湖上绿波平。
无奈绕堤芳草,还向旧痕生。
有酒且醉瑶觥。更何妨檀板新声。
谁教杨柳千丝,就中牵系人情。

白话文翻译

昨天听说春天的消息,湖面上波光粼粼,平静如镜。
无奈那围绕堤岸的芳草,还是在旧的痕迹上生长。
不如借着美酒尽情畅饮,何妨随着新的乐声来一曲呢?
是谁让那千丝万缕的杨柳,牵扯着人间的情感呢?

注释

  • 探春:指春天的到来。
  • 瑶觥:美酒的饮器,这里指美酒。
  • 檀板:一种打击乐器,常用于伴奏,象征欢快的音乐。
  • 杨柳千丝:形容杨柳的柔软与细长,象征离愁别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殊,字同叔,号慎独,北宋著名词人、政治家。其词风清丽婉约,极具个人风格,常表现柔情与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春天,表达了对春日景色的感慨和对往事的怀念,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诗歌鉴赏

《相思儿令》是晏殊对春天的思念与对往事的追忆。诗的开头通过“昨日探春消息”引出春天的主题,湖水的平静与芳草的生长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往事的沉重。作者似乎在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然而现实中却无奈于时光的流逝。

“有酒且醉瑶觥”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尽管有伤感,但也希望借酒消愁,享受当下的快乐。结尾提到的“杨柳千丝”则引发了对人情的思考,这种情感的牵绊如同杨柳的柔丝般细腻而又复杂。

整首词通过春天的景象、饮酒的场景以及对人情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深邃,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情感深沉而真挚。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昨日探春消息”:引入春天的到来,暗示时间的流逝。
    • “湖上绿波平”:描绘湖面的宁静,象征内心的平和。
    • “无奈绕堤芳草,还向旧痕生”:表达对往事的追忆与无奈。
    • “有酒且醉瑶觥”:提倡及时行乐,借酒消愁。
    • “更何妨檀板新声”:乐于与友人共度欢乐时光。
    • “谁教杨柳千丝,就中牵系人情”:思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牵绊。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杨柳千丝”比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 拟人:将春天与人情进行关联,使情感更加鲜活。
    • 对仗:如“有酒且醉瑶觥”与“更何妨檀板新声”,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与对过往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对人情冷暖的思考,展现了复杂的情感。

意象分析

  • 湖水:象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 芳草:代表过去的回忆与对往事的眷恋。
  • :象征享乐与逃避现实的方式。
  • 杨柳:象征情感的牵绊与细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瑶觥”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美酒的饮器
    C. 一种花卉

  2. “杨柳千丝”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来临
    B.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C. 酒的香气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柳永的《雨霖铃》

诗词对比:

  • 晏殊的《相思儿令》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与对情感的思考,但晏殊更侧重于春天的自然景象,而李清照则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中融入了更多个人经历。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