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惠泉》

时间: 2025-01-27 03:49:27

东西几山隔,石径不容车。

那知厚地底,自然成井渠。

甘余留齿颊,清足鉴眉须。

不用瓶罍貯,累累似酒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通惠泉 张嵲 〔宋代〕

东西几山隔,石径不容车。 那知厚地底,自然成井渠。 甘余留齿颊,清足鉴眉须。 不用瓶罍貯,累累似酒酤。

白话文翻译:

几座山之间被隔开,石径狭窄无法通车。 谁能想到在厚厚的地底下,自然形成了井渠。 甘甜的水留在齿颊间,清澈得足以照见眉毛和胡须。 不需要用瓶子或酒器来储存,它就像酒一样源源不断地涌出。

注释:

  • 石径不容车:指山路狭窄,车辆无法通行。
  • 厚地底:指地下的深处。
  • 井渠:地下水道或泉水。
  • 甘余留齿颊:形容水的甘甜,喝后余味留在口中。
  • 清足鉴眉须:形容水极清澈,可以照见人的眉毛和胡须。
  • 瓶罍貯:瓶和酒器,用来储存液体。
  • 累累似酒酤:形容泉水源源不断,如同酒肆中的酒一样丰富。

诗词背景: 张嵲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山中的泉水,通过对泉水甘甜清澈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泉水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和生活的宁静。首两句描绘了山路的险峻,为后文的泉水出现做了铺垫。中间两句通过对泉水甘甜和清澈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最后两句则通过比喻,将泉水比作源源不断的酒,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泉水的丰富和源源不断。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歌追求自然和谐的特点。

诗词解析:

  • 首两句通过描绘山路的狭窄,为后文的泉水出现做了铺垫,同时也暗示了泉水的难得和珍贵。
  • 中间两句通过对泉水甘甜和清澈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 最后两句通过比喻,将泉水比作源源不断的酒,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泉水的丰富和源源不断,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泉水比作源源不断的酒,形象生动。
  • 拟人:通过“甘余留齿颊,清足鉴眉须”这样的描写,赋予泉水以人的感受和特征。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通过对山中泉水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和谐之美的深刻感受,同时也传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意象分析:

  • 石径:狭窄的山路,象征着自然的险峻和人与自然的距离。
  • 井渠:地下水道或泉水,象征着自然的恩赐和生活的源泉。
  • 甘余留齿颊:形容水的甘甜,象征着自然之美的享受和生活的满足。
  • 清足鉴眉须:形容水极清澈,象征着自然之美的纯净和生活的清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井渠”是指什么? A. 地下水道 B. 人工水渠 C. 河流 D. 湖泊 答案:A

  2. 诗中“甘余留齿颊”形容的是什么? A. 酒的余味 B. 水的甘甜 C. 食物的味道 D. 茶的香气 答案:B

  3. 诗中“累累似酒酤”比喻的是什么? A. 酒的丰富 B. 泉水的源源不断 C. 食物的丰富 D. 茶的香气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 杜甫的《望岳》:通过对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张嵲的《通惠泉》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色,但张嵲的诗更注重对自然之美的直接感受,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对自然之美的哲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嵲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收录了大量古代山水诗,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山水诗的发展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