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
时间: 2025-01-27 03:27: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感皇恩
王恽 〔元代〕
叠嶂际清江,枫林辉映。
潮落波平镜光静。
六朝兴废,都付渔郎烟艇。
莼鲈香正美秋风冷。
笳鼓归来,风云增胜。
梦里无烦想幽景。
风流公子,写出五湖高兴。
画中还领取江山影。
白话文翻译:
在重叠的山峦与清澈的江水相接处,枫树林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辉。
潮水退去,湖面平静如镜,清澈而宁静。
六朝的兴衰都已化为渔夫小船上的烟雾。
莼菜和鲈鱼的香气正好,秋风微冷。
笳声和鼓声响起,风云的气势更加壮丽。
在梦中没有烦恼,想念那幽静的风景。
风流的公子,描绘出五湖的快乐。
画中依然可以看到江山的影像。
注释:
- 叠嶂:重叠的山峰。
- 清江:清澈的江水。
- 辉映:辉煌映照。
- 潮落:潮水退去。
- 波平:水面平静。
- 镜光静:如镜子般的宁静。
- 六朝: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六朝时期,包含东吴、东晋、刘宋、南齐、南梁、南陈等。
- 莼鲈:莼菜和鲈鱼,指的是美味的水产。
- 笳鼓:指的是乐器,笳是古代的一种乐器,鼓是打击乐器。
- 风流公子:指的是潇洒风流的年轻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恽,元代诗人,字仲华,号梅溪,生于元代的诗坛,才华出众,以山水诗和词作闻名。他的诗歌语言清新,意境优美,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感皇恩》创作于元代,正值元代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过往盛世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对渔家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感皇恩》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文的古诗,王恽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秋天的清江与枫林的景象生动地呈现出来。诗的开头,重叠的山峦与清澈的江水相映成趣,展现出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接着,诗人通过“潮落波平镜光静”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
在对历史的反思中,诗人提到“六朝兴废”,将过去的繁华与现状作对比,表现出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感悟。随后,诗人转向现实生活,描绘了渔夫小舟的生活,表现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尊重。最后,诗人以“风流公子”作为高潮,表达出一种潇洒自在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情景的欣赏。
整首诗透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思,表现出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叠嶂际清江:描绘山水相接的壮丽景色。
- 枫林辉映:秋天枫树的红色在阳光下闪耀。
- 潮落波平镜光静:水面平静如镜,给人以宁静之感。
- 六朝兴废,都付渔郎烟艇:历史的兴衰最终化为渔夫的生活。
- 莼鲈香正美秋风冷:秋风中夹杂着莼菜和鲈鱼的香味。
- 笳鼓归来,风云增胜:乐器声响起,气氛更加热烈。
- 梦里无烦想幽景:在梦中没有烦忧,想念美好的景色。
- 风流公子,写出五湖高兴:潇洒的公子描绘出五湖的快乐。
- 画中还领取江山影:在画中依旧可以看到山河的影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波平的水面比作镜子,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增加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风光与历史兴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过往的怀念,体现出诗人超然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水:象征自然之美与宁静。
- 渔郎:代表平民生活与自由自在的心态。
- 秋风: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变化。
- 笳鼓:代表欢庆与人文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叠嶂际清江”描绘的是哪种景象?
- A. 秋天的森林
- B. 山水相接的风景
- C. 渔夫的生活
-
“潮落波平镜光静”中的“镜”是用来比喻什么?
- A. 清澈的水面
- B. 繁华的城市
- C. 美丽的女人
-
诗中提到的“六朝”是指哪一时期?
- A. 明朝
- B. 唐朝
- C. 六朝时期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 - 苏轼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 王恽的《感皇恩》与苏轼的《水调歌头》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王恽更侧重于描绘自然景观的宁静与历史感,而苏轼则强调人生的哲理与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恽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