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秋千散后朦胧月》

时间: 2025-01-10 22:42:38

秋千散后朦胧月,

满院人闲。

几处雕阑,

一夜风吹杏粉残。

昭阳殿里春衣就,

金缕初干。

莫信朝寒,

明日花前试舞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千散后朦胧月,满院人闲。
几处雕阑,一夜风吹杏粉残。
昭阳殿里春衣就,金缕初干。
莫信朝寒,明日花前试舞看。

白话文翻译:

秋千散去后,朦胧的月光洒满院子,人们闲散地聚在一起。
几处雕刻的栏杆上,经过一夜的风吹,杏花的花瓣已然凋残。
在昭阳殿里,春天的衣服已经准备就绪,金色的丝线初步干燥。
不要相信早晨的寒冷,明天在花前试着跳舞看看吧。

注释:

  • 秋千:古代的一种游乐设施,常用于女子嬉戏。
  • 朦胧月:形容月光柔和而不明亮,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
  • 雕阑:雕刻精美的栏杆,常见于园林建筑中。
  • 杏粉:杏花的花瓣,形容颜色如粉,柔美。
  • 昭阳殿:古代宫廷的一处殿宇,象征着华丽与春光。
  • 金缕:金丝,指装饰华丽的衣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几道(约987年-1051年),字叔原,别号“江洲司马青衫泪”,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风格著称。他的词多描写爱情、思乡等主题,语言清新,形象生动。

创作背景:

《采桑子·秋千散后朦胧月》创作于宋代,正值宋朝盛世,社会文化繁荣。诗人借助秋千和月光等意象,表现了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描写秋千散去后的夜晚景象,营造出一种闲适而略带感伤的氛围。“秋千散后朦胧月,满院人闲。”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夜晚,月光洒在院子里,周围的人们悠闲自得,反映了生活中的一种恬淡与自在。接着“几处雕阑,一夜风吹杏粉残。”一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春天的短暂,杏花凋零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易逝,令人唏嘘。

后面几句提到“昭阳殿里春衣就,金缕初干。”则转向了春日的盼望与期待,象征着新生与希望。最后一句“莫信朝寒,明日花前试舞看。”则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尽管现在有些寒冷,但明天依然可以在花前尽情舞蹈,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乐观。

整首词以优美的意象,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词人的艺术魅力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秋千散后朦胧月”:表现了一个轻松的夜晚,月光柔和。
    2. “满院人闲”:描绘了闲适无事的人们,营造出舒适的氛围。
    3. “几处雕阑,一夜风吹杏粉残”:通过风吹落花,传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春天的短暂。
    4. “昭阳殿里春衣就,金缕初干”: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期待,暗含着新生的希望。
    5. “莫信朝寒,明日花前试舞看”:强调对未来的乐观态度,鼓励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比作朦胧的意象,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 拟人:通过“人闲”展现出一种生动的生活状态。
    • 对仗:整首词结构工整,语句对称,使得表达更加优美。
  •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月亮:象征着宁静与美好,常常用于表达思念和情感。
  • 秋千:代表着青春与快乐,回忆起童年的欢乐时光。
  • 杏花: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易逝的春天。
  • 昭阳殿:代表着宫廷的华美与春天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秋千”象征着什么?

    • A. 快乐
    • B. 悲伤
    • C. 愤怒
  2. “几处雕阑”中“雕阑”指的是什么?

    • A. 树木
    • B. 栏杆
    • C. 房屋
  3. 诗人对未来的态度是?

    • A. 消极
    • B. 乐观
    • C. 疑虑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比较晏几道与李清照的词作,二者均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情感的细腻,但晏几道更倾向于描绘自然景象,而李清照则更注重内心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