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1-11 14:03: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饮酒三首 其三
浊醪有何好,所贵资清欢。
如何毕阮辈,头没杯案间。
我饮但涓滴,而作饮酒篇。
儿曹见之笑,谓我狂且颠。
政应坐自失,说梦痴人前。
一酌忧已亡,再酌当陶然。
此意但自得,此理讵可言。
万古一渊明,何由与之论。
白话文翻译
这浑浊的酒有什么好呢?重要的是能够带来清静的欢愉。
可惜了阮籍他们,头在杯案下已然沉没。我饮酒不过是一点点,却写下了这饮酒的诗篇。
孩子们见了都在笑,认为我疯癫而不正常。
可能是我坐着就失去了理智,像是在梦中对痴人说话。
第一口酒忧愁已然消失,再喝一口便会陶醉其中。
这种情感只要自己体会,何必对他人诉说呢?
万古以来的清明,何能与之争论呢?
注释
- 浊醪:浑浊的酒。
- 阮辈:指阮籍等人,古代著名的饮酒作家,阮籍以狂放不羁著称。
- 涓滴:形容饮酒非常少。
- 儿曹:指小孩子们。
- 狂且颠:指行为怪异或精神失常。
- 政应坐自失:可能是因为坐久了而神志恍惚。
- 此意但自得:这种感受只有自己能够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紫芝,宋代诗人,字德明,号紫芝,生于北宋时期。周紫芝以其清新明朗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见长,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常蕴含哲理,表达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周紫芝的饮酒之际,表面上看似在描写饮酒的乐趣,实际上蕴含着对人生的思考和哲理的探讨。诗中反映了诗人对世俗评价的无所谓态度,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饮酒三首 其三》以清淡而富有哲理的笔调,表达了诗人对饮酒的独特理解和人生的感悟。诗的开头用“浊醪有何好”引出主题,浊酒的味道并不重要,关键在于酒所带来的清欢与愉悦。这种对酒的理解,不仅是对物质的淡泊,更是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接下来,诗人提到阮籍等人,表面上是对古人饮酒的怀念,实际上是对社会风气的反思。阮籍以放浪形骸著称,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自我价值的坚持,尽管外界的评价可能是负面的,但他依然选择追求内心的宁静。
“我饮但涓滴,而作饮酒篇”,这里展现了诗人对饮酒的节制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他并不在意饮酒的数量,而是更关注其中的意境与情感。
最后几句中,诗人强调自得其乐的态度,似乎在告诉读者,真正的快乐不在于外界的认同,而在于内心的自我满足。这种深刻的哲理和独特的视角,使得这首诗在众多饮酒诗中别具一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浊醪有何好,所贵资清欢:浑浊的酒有什么好,重要的是能够带来清静的欢愉。
- 如何毕阮辈,头没杯案间:可惜了阮籍他们,头在杯案下已然沉没。
- 我饮但涓滴,而作饮酒篇:我喝酒只是微微一口,却写下了饮酒的诗篇。
- 儿曹见之笑,谓我狂且颠:孩子们见了都在笑,认为我疯癫而不正常。
- 政应坐自失,说梦痴人前:可能是我坐久了而神志恍惚,像是在梦中对痴人说话。
- 一酌忧已亡,再酌当陶然:第一口酒忧愁已然消失,再喝一口便会陶醉其中。
- 此意但自得,此理讵可言:这种情感只要自己体会,何必对他人诉说呢?
- 万古一渊明,何由与之论:万古以来的清明,何能与之争论呢?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浊酒与清欢的对比,表现内心的追求。
- 反语:对阮籍的叹息实际上是对自己选择的坚守。
- 象征:酒象征着人生的乐趣与忧伤。
-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强调自我感受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浊醪:象征生活中的烦恼与纷扰。
- 清欢: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 阮辈:代表一种放浪与自由的生活态度。
- 儿曹:象征世俗的眼光与评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浊醪”指的是什么? A. 纯酒
B. 浑浊的酒
C. 清水
D. 香茶 -
诗人对阮籍的态度是?
A. 崇拜
B. 讽刺
C. 怀念
D. 无所谓 -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A. 酒的品质
B. 人生的追求
C. 社会的评价
D. 风景的描写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系列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周紫芝《饮酒三首》与陶渊明《饮酒》:两者均以酒为题,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但周紫芝更加强调内心的自得,而陶渊明则更倾向于自然与隐逸的生活。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包含周紫芝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
- 《古诗文精选》:对经典古诗文的解读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