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伯尹晚游松林寺》
时间: 2025-01-11 16:52:24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次韵伯尹晚游松林寺
作者: 周紫芝 〔宋代〕
原文展示:
詹侯学古淡,胸次无炎冷。
高情屏嗜好,邃宇极深静。
清心乐幽禅,世外得佳境。
静悟已闻法,踊跃更深省。
应复嗤卫侯,耄期犹自警。
能事两禅师,句法颇清颖。
无谁可悟言,举世我独醒。
故来追若人,两耳静蛙黾。
我生尘埃中,况迫桑榆景。
安得薝卜林,婆娑共清影。
君今富春秋,器业窥魏丙。
兹游慎无厌,流光不俄顷。
恐未免簪缨,问道勤造请。
白话文翻译:
詹侯追求古淡的风雅,他的胸怀清冷如水。
他高雅的情趣和嗜好,令人感到那深邃的宇宙是多么的静谧。
清静的心灵中,乐于幽禅,世外桃源般的佳境尽在眼前。
静下心来,我已经领悟了法理,跃跃欲试更深的思考。
应当嘲笑卫侯,老年人仍需警醒自省。
我能够驾驭两位禅师,所作句法清晰而独特。
无人能理解我的话,唯我一人觉醒于世。
因此我来到这里追随你,静静地听着青蛙和蟾蜍的声音。
我生于尘世之中,正赶上这桑榆的余晖。
如何能得那薝卜林,和你共舞在清影之中。
你如今正值富春秋,器业直逼魏丙。
此游我当谨慎,不可厌倦,光阴转瞬即逝。
恐怕难以逃脱名利之累,问道需要更加勤奋和虔诚。
注释:
- 詹侯: 指詹氏家族的侯爵,典型的士大夫形象。
- 卫侯: 指历史上卫国的侯爵,可能暗指某位名人或诗人。
- 薝卜: 一种植物,象征隐逸的生活。
- 桑榆: 比喻人生的黄昏,表明老年阶段。
典故解析:
- “清心乐幽禅”: 反映了宋代士人对禅宗的向往与追求。
- “富春秋”: 指富春江流域,寓意繁荣和美好的人生阶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紫芝,字子榕,号紫芝,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常写山水和隐逸生活。其诗作多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游览松林寺时,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及对心灵宁静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游松林寺”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古淡风雅生活的追求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诗中多次提到“清心”、“幽禅”等词汇,表现出他对禅宗的理解与体验。在描绘大自然的静谧之美时,诗人也自我反省,意识到名利的束缚以及人生的短暂,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态度。
诗中有着深厚的禅意,尤其是在“静悟已闻法”的句子中,显示出他在内心的顿悟与觉醒。在对比生活的喧嚣与内心的宁静时,诗人通过一系列清晰的意象,如“青蛙和蟾蜍”,传达了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名利的厌倦。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精炼,表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詹侯学古淡: 描述詹侯追求古典清淡的风格。
- 胸次无炎冷: 形容其心胸宽广而无杂念。
- 高情屏嗜好: 强调其高雅的情趣。
- 邃宇极深静: 描绘深邃而静谧的宇宙。
- 清心乐幽禅: 表达清静心灵对禅的喜悦。
- 世外得佳境: 反映出在世外桃源的愉悦。
- 静悟已闻法: 说明通过静默思考而领悟了法理。
- 踊跃更深省: 渴望更深入的思考和领悟。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内心的宁静比作深邃的宇宙。
- 对仗: 诗句结构工整,形成优美的对比。
- 拟人: “静悟”赋予静默思考以动作。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松林寺的游览,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渴望,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内心的和谐关系,传达了对世俗名利的超脱与淡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林寺: 象征宁静与隐逸的生活。
- 青蛙、黾: 象征自然的声音和宁静的环境。
- 薝卜林: 寓意隐逸的理想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詹侯”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一位诗人
- B. 一位侯爵
- C. 一位将军
-
诗中提到的“薝卜”象征什么?
- A. 富饶
- B. 隐逸生活
- C. 名利
-
诗人在文中对什么表示厌倦?
- A. 自然
- B. 名利
- C. 诗词创作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by 杜甫
- 《静夜思》by 李白
诗词对比:
- 周紫芝的《次韵伯尹晚游松林寺》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宁静,但王维更注重描绘山水之美,而周紫芝则更侧重于哲理思考与内心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周紫芝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