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时间: 2025-04-29 01:39: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龙吟
长筌子
故乡何处栖迟,海山雾敛春风细。
花浓石润,云娇烟淡,天容如水。
芝桂香分,橘橙酒滟,锦茵摛翠。
佩霓裳缥渺,飞琼羽盖,瑶池宴,赏佳丽。
俯笑人间富贵。到头来一场虚伪。
桑田暗改,人生空老,谁能适意。
虎战龙争,汉兴秦灭,今成何济。
看蓬莱紫府,长春胜景,妙无加矣。
白话文翻译:
故乡在哪里栖息呢?海山之间,雾气散去,春风轻拂。
花香浓郁,石头润泽,云彩娇美,烟雾淡雅,天色如水。
香气从芝草和桂花中散发,橘子和橙子的酒意荡漾,锦绣的草地上铺满了翠绿。
佩戴着轻盈的霓裳,飞舞的琼花如羽毛般轻盈,瑶池的宴会上,欣赏美丽的佳人。
俯视人间的富贵,最终只是一场虚假。
桑田变换,人生空老,谁能得意?
虎争龙斗,汉朝兴起秦朝灭亡,今何以相济?
看那蓬莱的紫府,长春的美景,妙不可言。
注释:
- 栖迟:栖息、停留。
- 海山雾敛:指海与山之间的雾气散去。
- 花浓石润:花香浓郁,石面湿润。
- 锦茵摛翠:锦绣的草地上绣满了绿色。
- 佩霓裳:佩带着轻盈的霓裳,形容衣服轻薄美丽。
- 虎战龙争:指历史上的权力斗争。
- 桑田暗改:指世事变迁,桑田变成沧海。
典故解析:
- 瑶池宴:源自《山海经》,指的是神仙的聚会,象征极乐的境地。
- 蓬莱紫府:蓬莱是传说中的仙岛,紫府指天宫,象征梦幻的理想世界。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长筌子,元代诗人,生于动荡时期,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
-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写自然与人事,表达对人生虚无的感慨与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水龙吟》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词作,诗人在优美的自然景色中,流露出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开篇提出对故乡的思念,接着描绘春天的细腻与美丽,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然而,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开始揭示人生的虚假与无常,表达出对富贵的嘲讽和对世事变迁的无奈。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诗人将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完美结合,使得整首词既有外在的美感,又充满了内在的深意。最后,诗人以“蓬莱紫府”的美景作结,既是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也是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故乡何处栖迟:开篇引入,对故乡的思念。
- 海山雾敛春风细:描绘春天的美景,营造出一种轻柔的氛围。
- 花浓石润,云娇烟淡,天容如水:用生动的意象表现自然的和谐美。
- 佩霓裳缥渺,飞琼羽盖,瑶池宴,赏佳丽:表现宴会的华丽与美好。
- 俯笑人间富贵:转折,揭示世事的虚假。
- 桑田暗改,人生空老:感慨人生的无常与变化。
- 虎战龙争,汉兴秦灭:历史的兴衰,表现对权力斗争的无奈。
- 看蓬莱紫府,长春胜景,妙无加矣:以理想的美景作结,表达对理想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天容如水”,比喻天色的宁静。
- 对仗:如“虎战龙争,汉兴秦灭”,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如“云娇烟淡”,赋予云与烟以生动的形象。
-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自然美的描绘与对人事的反思,表现出对人生虚伪与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哲思。
意象分析:
- 自然意象:花、石、云、天,象征生命的美好与和谐。
- 宴会意象:瑶池宴、佳丽,代表人间的欢乐与美好。
- 历史意象:虎、龙、汉、秦,象征权力斗争与历史的变迁。
- 理想意象:蓬莱、紫府,象征追求的理想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瑶池宴”象征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理想境界
- C) 战争
-
诗人对人生的态度是?
- A) 满怀希望
- B) 充满怀疑
- C) 无所谓
-
“虎战龙争”指的是什么?
- A) 自然现象
- B) 权力斗争
- C) 生活琐事
答案:
- B) 理想境界
- B) 充满怀疑
- B) 权力斗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同样表现对理想与人生的思考,但更侧重于对时间流逝的感悟。
- 《如梦令》:同样描绘自然与人生的结合,但情感更为细腻与柔和。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诗词解析》
- 《元代文化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