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苏注承议天钵元长老像前捻香》
时间: 2025-01-11 06:07: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苏注承议天钵元长老像前捻香
作者: 晁补之 〔宋代〕
萧然方丈病仪成,
蓑笠忘来一境清。
应作是观宁有相,
实无得度即非情。
日常居士行时午,
月在生公讲处明。
能识微言只夫子,
可怜惟我最初程。
白话文翻译
在这宁静的方丈中,病态的仪态已经成型,
我忘却了风雨,身着蓑笠,进入一片清净境界。
这地方应该没有形相可寻,
实际上若没有得到解脱,那就非情所能容。
平日里居士们在午后往来,
月光洒在生公讲道的地方明亮。
能理解这微妙道理的,只有孔子,
可怜的是我仍然停留在最初的旅程。
注释
- 萧然:形容宁静、清冷的样子。
- 方丈:指寺庙的僧房或道场。
- 蓑笠:古代斗雨防寒的衣物,象征隐者的清静生活。
- 得度:指超脱生死之苦,获得解脱。
- 居士:对在家修道的人的称呼。
- 生公:指生死之间的教诲,可能指佛教或道教的高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1055-1129),字公辅,号潜溪,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文学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深受当时士人的推崇,尤其在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哲理方面颇具造诣。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作者在某位高僧面前捻香的场合,表达了对禅理的思考和对高人智慧的向往。诗中融合了身心的宁静与对哲理的感悟,体现了作者在世俗与超脱之间的深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清静的方丈环境,表现了诗人对高僧智慧的敬仰与自身修行的反思。开篇以“萧然方丈病仪成”揭示了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病态,形成鲜明对比。接着“蓑笠忘来一境清”,通过简单的衣着道出了诗人对世俗烦恼的超脱,显示了他内心的淡泊与追求的清净。
“应作是观宁有相,实无得度即非情”则进一步深化了对禅理的理解,诗人认识到,若无内心的解脱,外在的形相便无意义。接下来的“日常居士行时午,月在生公讲处明”描绘出了一幅宁静的生活画面,展现了居士与高僧日常交流的温馨场景。
结尾“能识微言只夫子,可怜惟我最初程”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渴望与自我反省,突显了他在修行路上的艰辛与不易。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展现了深邃的哲理,充满了禅意,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萧然方丈病仪成:描述方丈的宁静氛围,暗示作者的内心状态。
- 蓑笠忘来一境清:强调在这份宁静中,作者忘却了世间的繁杂,体验到了内心的清净。
- 应作是观宁有相:表达对禅理的思考,认为真正的理解不在于形相。
- 实无得度即非情:若无解脱,就无法体会情感的真谛。
- 日常居士行时午:描绘日常生活的宁静场景,表现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 月在生公讲处明:月光照耀在高僧讲道的地方,象征智慧的光辉。
- 能识微言只夫子:强调真正理解高深道理的人不多,只有伟大的孔子。
- 可怜惟我最初程:表达了诗人对自身修行进程的反思,感叹自己仍在初始阶段。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日常居士行时午,月在生公讲处明”展现了形式上的对称与和谐。
- 比喻:如“蓑笠”象征隐者的清静生活,传达出超脱世俗的思想。
- 反复:通过对比“有相”“无得度”,深化了哲理的探讨。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宁静的环境为背景,表达了对高僧智慧的追求和自身修行的反思,探讨了内心解脱与外在形相的关系,强调了真正的理解与智慧的稀缺,展现了作者对于道理的深刻思考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方丈:象征宁静、修行的场所。
- 蓑笠:隐者的象征,代表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 日月:自然之象,象征智慧与光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方丈”指的是:
A. 高僧的住所
B. 一种修行的方式
C. 一种花草 -
“日常居士行时午”的意思是:
A. 居士们在早晨活动
B. 居士们在午后往来
C. 居士们晚上讲道 -
诗中提到的“生公”指的是:
A. 一位高僧
B. 一位历史人物
C. 一种道理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山中问答》 王维
诗词对比
- 晁补之与王维:两者都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晁补之更侧重于哲理的探讨,而王维则多表现对自然的感悟与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