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郭熙山水扇
黄庭坚
郭熙虽老眼犹明,
便面江山取意成。
一段风烟且千里,
解如明月逐人行。
白话文翻译:
郭熙虽然年纪大了,但眼睛仍然明亮;
他面对壮丽的江山,创作出精彩的作品。
那一段山水的风景,仿佛延绵千里;
就像明月一样,跟随着人们的脚步。
注释:
字词注释:
- 郭熙:北宋著名山水画家,享誉盛名。
- 犹:仍然、依然。
- 意成:意图得以实现,指作品成功。
- 风烟:指山水之间的烟雾,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 解:理解、领悟。
- 逐:跟随、追随。
典故解析:
- 郭熙以其山水画闻名,作品中常能表现出自然的壮丽与和谐美,诗中提到的“江山”正是对他作品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词人。他的诗风清新俊逸,擅长山水田园题材,常以自然为题材,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黄庭坚晚年,表现了他对郭熙画作的赞美与对自然山水的深刻领悟,反映了当时士人对艺术的追求与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郭熙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崇敬和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开篇即指出郭熙虽已年迈,但眼力依然明亮,这不仅是对其身体状况的描述,更是对其艺术洞察力的肯定。第二句“便面江山取意成”则强调了郭熙在面对壮丽山河时所能够激发的创作灵感,显示出艺术创作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密切关系。
接下来的“一段风烟且千里”描绘出一幅辽阔的山水画面,诗人通过“风烟”这一意象,传达出山水间的变化与神秘,似乎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深邃和无尽。最后一句“解如明月逐人行”更是将自然与人文结合,明月的清辉与人的行走形成了和谐的画面,似乎在提醒我们在追求艺术与人生的过程中,要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对郭熙艺术成就的崇敬,更折射出诗人对生命、艺术与自然的深刻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郭熙虽老眼犹明:尽管郭熙年纪已大,但他的眼睛依然明亮,象征着他对艺术的热情与不灭的创作能力。
- 便面江山取意成:面对壮丽的江山,郭熙能够从中汲取灵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 一段风烟且千里:描绘了山水的辽阔与变化,展现出自然的雄伟。
- 解如明月逐人行:通过明月的意象,表达了人们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明月比作艺术的追随者,强调自然与艺术的共鸣。
- 对仗:诗中“虽老”与“犹明”,“便面”与“取意”等形成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自然与艺术的深刻理解,表达了人们在艺术创作中应保持对自然的敏感与尊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山:象征自然的壮丽与永恒。
- 风烟:表示自然的变化与神秘感。
- 明月:象征艺术的纯粹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郭熙是哪个朝代的画家?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
诗中提到的“明月”象征什么? A. 生命
B. 艺术
C. 自然
D. 历史 -
诗人对郭熙的评价是? A. 年老无能
B. 眼力依然
C. 不懂艺术
D. 只会模仿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居秋暝》王维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之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王维的诗风更为细腻,而黄庭坚则更注重表现对艺术的直接赞美。
- 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则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春天的生机,展现了不同于黄庭坚对艺术的赞美,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山水画论》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