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平江守徐侍郎生日 其二》

时间: 2025-04-28 08:25:54

时节文章与盛衰,我公端合振中微。

玉锋修满姮娥月,天巧分残织女机。

正始风流回治世,豫章宗派得传衣。

知音久矣烦牙颊,一瓣炉熏心所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上平江守徐侍郎生日 其二》
作者:史浩 〔宋代〕

时节文章与盛衰,我公端合振中微。
玉锋修满姮娥月,天巧分残织女机。
正始风流回治世,豫章宗派得传衣。
知音久矣烦牙颊,一瓣炉熏心所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时节的变化与个人的命运,我认为您应该在这盛大的日子里展现出文人风采。犹如月亮的光辉与玉器的锋利般完美,天生的巧手如同织女那样精妙。正值风流的时代,您承载着治世的责任,豫章的宗派也在您手中传承。与知音相聚已经很久,您的智慧与品德令人钦佩,心中那一缕香气正是归属之所。

注释

  • 时节文章:指的是时节变化和文章(诗文)的兴衰。
  • 我公:指诗中所称的“徐侍郎”。
  • 姮娥月:姮娥是月亮女神,象征美好与圆满。
  • 织女机:织女是中国神话中的人物,象征巧妙与精致。
  • 豫章宗派:豫章指的是南昌,宗派指的是传承的文风或学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浩(生卒年不详),字君复,号青溪,宋代著名诗人。生于北宋时期,后仕于南宋,他的诗歌风格多样,善于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冷暖,常以细腻的笔触传达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徐侍郎生日之际,诗人在特定的场合下表达对朋友的祝福与赞美,借助诗歌传达自己的情感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生日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际遇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通过“姮娥月”与“织女机”将美好与技艺结合,展现了人生的光辉与成就。开头两句以“时节文章与盛衰”点明了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的关系,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中提到“正始风流回治世”,这一句笔触更加细腻,将历史与个人相结合,彰显了作者对当世风流人物的崇敬与期望。最后两句“知音久矣烦牙颊,一瓣炉熏心所归”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体现了宋代文人雅士的风范,既有对友人的祝贺,也有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时节文章与盛衰:时光流转,文章的兴衰与人生相互交织。
  2. 我公端合振中微:徐侍郎在这样的盛世中应当展现自己的才华。
  3. 玉锋修满姮娥月:比喻他的才华如月光般皎洁,锋芒毕露。
  4. 天巧分残织女机:天赋的才华与精巧的工艺相结合。
  5. 正始风流回治世:体现了时代的风流人物回归正统。
  6. 豫章宗派得传衣:诗人寄托对徐侍郎的期望,希望其传承文风。
  7. 知音久矣烦牙颊:与知音相识已久,心中自然充满敬意。
  8. 一瓣炉熏心所归:比喻友谊如同香炉中的香气,令人心归。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锋修满”、“姮娥月”,通过比喻增强诗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对时代风流人物的尊重和对人生的感悟,展现了人际关系的温暖与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锋:象征才华与智慧。
  • 姮娥月:象征美好与圆满。
  • 织女机:象征巧妙与技艺。
  • 炉熏:象征友谊与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时节文章与盛衰”中的“盛衰”指的是?

    • A. 时间的流逝
    • B. 个人的命运
    • C. 文章的兴衰
    • D. A和C
  2. “玉锋修满姮娥月”中“姮娥月”象征什么?

    • A. 诗歌
    • B. 月亮的美好
    • C. 人生的辉煌
    • D. 织女的巧手
  3. 诗中提到“豫章宗派”的含义是?

    • A. 代表南昌的文化传承
    • B. 诗人的个人风格
    • C. 朋友之间的情谊
    • D. 时代的变迁

答案

  1. D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比较史浩的《上平江守徐侍郎生日 其二》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时光和人生的思考,但史浩更加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而李白则更偏向于个人的孤独与思乡。两者在意象上都使用了自然元素,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
  • 《诗词曲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