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书殿赐宴应制
作者: 徐安贞 〔唐代〕
校文常近日,赐宴忽升天。
酒正传杯至,饔人捧案前。
玉阶鸣溜水,清阁引归烟。
共惜芸香暮,春风几万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接受宴会时的感受与思绪。最近常常校对文稿,今天却突然受到天子的赐宴。酒杯传递到我面前,厨师端着菜肴在案前侍奉。玉阶上水声潺潺,清雅的阁楼飘散着袅袅炊烟。大家都珍惜这香气四溢的黄昏,愿春风常伴,岁月长存。
注释:
- 校文:指校对文稿。
- 赐宴:受皇帝的宴请。
- 饔人:指厨师或做饭的人。
- 玉阶:指高贵的阶梯,通常用来形容宫殿或高雅的场所。
- 鸣溜水:形容水流的声音,传达出清幽的环境。
- 清阁:指清雅的楼阁。
- 芸香:指香草,象征着美好的气息和时光。
- 春风几万年:愿春风常在,象征着长久的美好。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徐安贞,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描绘宴会、山水等自然景观见长,风格清新脱俗。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接受皇帝赐宴之际,反映了作者的心境和对春天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宴会生活的享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接受赐宴的场景与心情,表现出一种闲适与惬意的气氛。开头两句“校文常近日,赐宴忽升天”对比鲜明,前者是日常工作,后者则是突然的荣耀,体现了作者从平凡到非凡的转变。接下来的“酒正传杯至,饔人捧案前”将宴会的热闹场面生动展现,酒杯的传递象征着欢聚与友好的交流。而“玉阶鸣溜水,清阁引归烟”则通过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最后一句“共惜芸香暮,春风几万年”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恰如其分地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校文常近日”:反映了诗人日常的忙碌生活。
- “赐宴忽升天”:突然受皇帝的赐宴,仿佛走上了云端,象征着荣耀。
- “酒正传杯至”:宴席上酒杯相传,气氛热烈。
- “饔人捧案前”:厨师端菜,表示宴会的丰盛。
- “玉阶鸣溜水”:高贵的环境中,水声流淌,增添了清雅之感。
- “清阁引归烟”:清雅的楼阁中,炊烟袅袅,营造出温馨的气氛。
- “共惜芸香暮”:与友人一同珍惜香气四溢的黄昏。
- “春风几万年”:希望春风常驻,象征着长久的美好。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宴会比作升天的荣耀,突出了诗人感受的非凡。
- 拟人:水声与烟雾仿佛有生命,增添了诗的意境。
- 对仗: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流露出对宴会生活的享受,同时也寄托了对长久幸福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玉阶:象征高贵与优雅,反映出宴会的环境。
- 鸣溜水:代表自然的声音,增添了诗的清幽感受。
- 春风:象征温暖与希望,寄托了长久的美好愿望。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校文”指的是什么?
- A. 校对文稿
- B. 书写诗文
- C. 读书写字
- “玉阶鸣溜水”中的“鸣溜水”指的是什么?
- A. 鸟鸣
- B. 水流声
- C. 风声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愿望?
- A. 希望春天来临
- B. 希望春风常在
- C. 希望宴会常开
- 诗中“校文”指的是什么?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宴桃李园序》: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同样描绘宴会的欢愉,但更注重诗人的豪情。徐安贞的作品则更显得清雅与宁静。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徐安贞相关文献与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