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姑苏台》

时间: 2025-02-04 15:45:08

孤棹溯霜月,还过阖庐城。

系船杨柳,桥畔吹袖晚寒轻。

百尺层台重上,万事红尘一梦,回首几周星。

风调信衰减,亲旧总凋零。

认群峰,寻四塔,半烟横。

平生感慨,况逢佳处辄销凝。

休说当时雕辇,不见后来游鹿,斜照水空明。

猛把画栏拍,飞燕两三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孤棹溯霜月,还过阖庐城。
系船杨柳,桥畔吹袖晚寒轻。
百尺层台重上,万事红尘一梦,回首几周星。
风调信衰减,亲旧总凋零。
认群峰,寻四塔,半烟横。
平生感慨,况逢佳处辄销凝。
休说当时雕辇,不见后来游鹿,斜照水空明。
猛把画栏拍,飞燕两三声。

白话文翻译:

我独自一人划着小舟,逆流而上,伴随着霜月的光辉,经过阖庐城。
把船停靠在杨柳树下,桥边微风轻拂,带来了晚寒。
我再次登上百尺高台,感慨人生百态,不过是一场梦,回头望去,几颗星星在天际闪烁。
如今风调雨顺的日子渐渐减少,昔日的亲朋好友也都相继离去。
我辨认着群山,寻找那四座塔,半笼烟雾横亘在眼前。
我一生的感慨,尤其是在美好的地方,常常让我凝神遐想。
不必再提当年的华丽车辇,如今已看不到那时游玩的鹿群,斜阳照射在水面上,空灵而明亮。
我猛然拍打着画栏,听到两三只飞燕的鸣叫声。

注释:

  • 孤棹:孤独的小舟。
  • 溯霜月:逆流而上,伴着霜映的月光。
  • 阖庐城:阖庐是古代的地名,指代古城。
  • 系船杨柳:把船系在杨柳树旁。
  • 晚寒轻:傍晚的寒风轻拂。
  • 百尺层台:高达一百尺的台阶。
  • 红尘一梦:红尘指世俗生活,梦比喻人生如梦。
  • 几周星:几颗星星闪烁。
  • 风调信衰减:风调雨顺的日子减少。
  • 亲旧总凋零:昔日的亲朋好友都已离去。
  • 认群峰:辨认群山。
  • 寻四塔:寻找四座塔。
  • 平生感慨:一生的感慨。
  • 雕辇:华丽的车辇。
  • 游鹿:游玩的鹿群。
  • 斜照水空明:斜阳照耀,水面空灵而明亮。
  • 猛把画栏拍:急忙拍打着画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镃,字希声,号淳甫,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盛世,生活在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水调歌头 姑苏台》创作于张镃的游历过程中,结合了他的个人经历和对人生的感悟,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哲思。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 姑苏台》是张镃的一首经典之作,诗中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思索。开篇以“孤棹溯霜月”引入,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清冷的氛围,诗人独自划舟,借助霜月的光辉,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表现出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孤寂。

接着,诗人描绘了他停靠在杨柳树旁的情景,晚寒轻拂,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接下来的“百尺层台重上”,不仅是对空间的描绘,也是对人生高度的反思,诗人感慨红尘如梦,回首往昔的星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亲友的离散。

最后,诗中通过对美好景象的回忆和对过往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奈与感伤。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也深刻反映了人生的哲理,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象丰富,情感真挚而深邃,让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孤棹溯霜月:独自一人划着小舟,逆流而上,伴随着霜月的光辉,表现孤独与清冷。
  2. 还过阖庐城:经过阖庐城,暗示着思乡情怀。
  3. 系船杨柳:把船停靠在杨柳树下,营造出一种恬静的环境。
  4. 桥畔吹袖晚寒轻:晚风轻拂,带来一丝寒意,增添了诗的感伤之情。
  5. 百尺层台重上:再次登上高台,象征着对人生的反思。
  6. 万事红尘一梦:一切世俗皆如梦幻,揭示了生命的虚幻。
  7. 回首几周星:回望星空,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与思索。
  8. 风调信衰减:风调雨顺的日子渐少,表现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9. 亲旧总凋零:昔日的亲友已不再,反映出人事无常的悲哀。
  10. 认群峰,寻四塔,半烟横:辨认群山,寻找四塔,意象模糊而迷离,反映内心的迷惘。
  11. 平生感慨:一生的感慨,如此深邃。
  12. 况逢佳处辄销凝:在美好的地方,容易让人沉浸其中。
  13. 休说当时雕辇:不必再提往日的浮华。
  14. 不见后来游鹿,斜照水空明:如今已看不到游玩的鹿群,斜阳照耀水面,意象优美而空灵。
  15. 猛把画栏拍,飞燕两三声:拍打着画栏,听到飞燕的鸣叫,表现出一丝生动的气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一场梦,表达生命的短暂和虚幻。
  • 拟人:晚风轻拂,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氛围的感染力。
  • 对仗:如“亲旧总凋零”和“风调信衰减”,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索与感慨,表达了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哀伤,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棹:孤独的舟,象征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 霜月:清冷的月光,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杨柳:柔美的自然景象,表现出一种恬静与思念。
  • 层台:高处的台阶,象征人生的高度与反思。
  • 红尘:世俗生活,暗示人生的复杂和梦幻。
  • 群峰、四塔:代表着自然和历史的交融,寓意对过去的追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张镃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孤棹”指的是什么?

    • A. 画作
    • B. 小舟
    • C. 船只
    • D. 诗人
  3. “万事红尘一梦”中“红尘”指的是什么?

    • A. 梦
    • B. 生命
    • C. 世俗生活
    • D. 自然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名篇,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登高》:杜甫的作品,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张镃 vs. 李白:两者都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但张镃的情感更为细腻,李白则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诗词鉴赏与分析》

相关诗句

孤棹溯霜月,还过阖庐城。下一句是什么

系船杨柳,桥畔吹袖晚寒轻。上一句是什么

系船杨柳,桥畔吹袖晚寒轻。下一句是什么

百尺层台重上,万事红尘一梦,回首几周星。上一句是什么

百尺层台重上,万事红尘一梦,回首几周星。下一句是什么

风调信衰减,亲旧总凋零。上一句是什么

风调信衰减,亲旧总凋零。下一句是什么

认群峰,寻四塔,半烟横。上一句是什么

认群峰,寻四塔,半烟横。下一句是什么

平生感慨,况逢佳处辄销凝。上一句是什么

平生感慨,况逢佳处辄销凝。下一句是什么

休说当时雕辇,不见后来游鹿,斜照水空明。上一句是什么

休说当时雕辇,不见后来游鹿,斜照水空明。下一句是什么

猛把画栏拍,飞燕两三声。上一句是什么

孤棹溯霜月,下一句是什么

还过阖庐城。上一句是什么

还过阖庐城。下一句是什么

系船杨柳,上一句是什么

系船杨柳,下一句是什么

桥畔吹袖晚寒轻。上一句是什么

桥畔吹袖晚寒轻。下一句是什么

百尺层台重上,上一句是什么

百尺层台重上,下一句是什么

万事红尘一梦,上一句是什么

万事红尘一梦,下一句是什么

回首几周星。上一句是什么

回首几周星。下一句是什么

风调信衰减,上一句是什么

风调信衰减,下一句是什么

亲旧总凋零。上一句是什么

亲旧总凋零。下一句是什么

认群峰,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