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春日壮游即事 其二十三》

时间: 2025-01-11 14:30:44

送得春归夏又初,名园不放玳筵虚。

只知富足家家事,肯为儿孙教读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得春归夏又初,名园不放玳筵虚。只知富足家家事,肯为儿孙教读书。

白话文翻译:

春天刚刚过去,夏天又初现,名园中却不再设宴款待客人。人们只知道追求富足的家业,谁又愿意为儿孙传授读书的道理呢?

注释:

  • 送得春归:春天结束,指季节的变化。
  • 夏又初:夏天刚开始。
  • 名园:指名园名胜,通常是指风景优美的地方。
  • 玳筵:指用玳瑁制作的宴席,形容奢华的宴会。
  • 不放:不举办、不设。
  • 富足:富裕、充足。
  • 家家事:各家各户的事情。
  • 肯为儿孙教读书:愿意为自己的子孙传授读书的知识和道理。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反映了元代社会对读书与富贵的看法。诗人在这里通过描写春夏更替和宴会的消失,隐喻了对当时人们追求物质生活而忽视教育的批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臻是元代的诗人,生活在一个政治动荡、社会动乱的时代。他的诗风多元,既有描绘自然景色的细腻,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马臻的作品通常透出对人文关怀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代,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和对教育的忽视,表现出诗人对社会现象的忧虑。

诗歌鉴赏:

《西湖春日壮游即事 其二十三》是一首短小精悍的诗作,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春夏交替的自然景象,并借此引发对人们生活态度的思考。首句“送得春归夏又初”,描绘了季节变化的自然画面,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流逝时光的感慨。接下来“名园不放玳筵虚”,则通过对比名园的奢华与宴席的缺失,揭示了当时社会对物质享受的追求已经到了无以为继的地步。

诗的后半部分“只知富足家家事,肯为儿孙教读书”,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批评。人们只顾追求物质利益,而无暇顾及教育的重要性,反映出一种对未来的担忧。这种教育与财富的对立不仅是个人选择的体现,也是整个社会风气的缩影。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展现出诗人在春日游玩时的思考,既有对美好景色的享受,也有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送得春归夏又初:描绘春季结束,夏季来临的自然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
  2. 名园不放玳筵虚:名园不再设宴,表明奢华的生活方式逐渐消失。
  3. 只知富足家家事:强调人们只关注物质富足,忽略了重要的教育。
  4. 肯为儿孙教读书:质疑人们是否愿意为后代传授知识,反映教育被忽视的现状。

修辞手法: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比喻人们的生活态度,含蓄而深刻。

主题思想:

诗歌的核心思想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与物质追求的对立,反映出诗人对未来的担忧。

意象分析:

  • 春夏: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
  • 名园:代表人们追求的物质享受与奢华生活。
  • 玳筵:象征奢华的宴席,暗示社会的堕落。
  • :象征知识与教育,表达对未来的关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春天和哪个季节的交替?

    • A. 秋天
    • B. 夏天
    • C. 冬天
  2. “名园不放玳筵虚”中的“玳筵”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鸟
    • B. 奢华的宴席
    • C. 书籍
  3. 诗人对社会现象的看法是什么?

    • A. 积极
    • B. 忽视
    • C. 批评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两者都关注自然与人文的关系,但马臻更侧重于社会批评,而白居易则更多表达个人情感。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展现出对时代的深刻洞察。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读》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马臻研究资料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