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杂兴》

时间: 2025-01-11 10:15:12

口腹相煎亦可羞,饥来欲食饱还忧。

一编地下我无用,须学留侯辟谷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病中杂兴 高登 〔宋代〕 口腹相煎亦可羞,饥来欲食饱还忧。 一编地下我无用,须学留侯辟谷不。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病中的感慨。诗中,作者认为为了口腹之欲而相互煎熬是可耻的,饥饿时想要吃东西,吃饱了又感到忧虑。在地下(指病中),自己无所作为,应该学习留侯(指张良)辟谷不食,以达到精神上的超脱。

注释:

字词注释:

  • 口腹相煎: 指为了满足食欲而相互煎熬。
  • 羞: 可耻。
  • 一编: 指在病中。
  • 地下: 这里指病中。
  • 留侯: 指张良,汉初名臣,传说他曾辟谷不食。
  • 辟谷: 指不食五谷,道教的一种修炼方法。

典故解析:

  • 留侯辟谷: 张良是汉初名臣,传说他在晚年为了追求长生不老,曾辟谷不食。这里作者借用张良的典故,表达自己希望在病中能够超脱世俗的欲望,达到精神上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登(生卒年不详),字彦先,宋代诗人。他的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是他在病中写下的杂兴之作,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高登在病中写下的,通过对口腹之欲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精神境界的向往。在病中,作者感到自己无所作为,因此希望能够学习张良辟谷不食,以达到精神上的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病中的深刻感悟。首句“口腹相煎亦可羞”直接点出了作者对世俗欲望的批判,认为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相互煎熬是可耻的。第二句“饥来欲食饱还忧”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内心的矛盾,饥饿时想要吃东西,吃饱了又感到忧虑,这种矛盾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后两句“一编地下我无用,须学留侯辟谷不”则表达了作者在病中的无奈和对精神超脱的向往,希望能够学习张良辟谷不食,以达到精神上的宁静。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口腹相煎亦可羞”:这句诗直接表达了作者对世俗欲望的批判,认为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相互煎熬是可耻的。
  2. “饥来欲食饱还忧”: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内心的矛盾,饥饿时想要吃东西,吃饱了又感到忧虑,这种矛盾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3. “一编地下我无用”: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在病中的无奈,感到自己无所作为。
  4. “须学留侯辟谷不”: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精神超脱的向往,希望能够学习张良辟谷不食,以达到精神上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口腹相煎”比喻为了满足食欲而相互煎熬。
  • 对仗:诗中“饥来欲食饱还忧”运用了对仗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超脱世俗欲望,追求精神上的宁静。作者通过对口腹之欲的反思,表达了对自己在病中的无奈和对精神超脱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口腹相煎:比喻为了满足食欲而相互煎熬。
  • 饥来欲食饱还忧:描绘了作者内心的矛盾。
  • 一编地下:指在病中。
  • 留侯辟谷:表达了作者对精神超脱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口腹相煎”比喻什么? A. 为了满足食欲而相互煎熬 B. 为了满足精神需求而相互煎熬 C. 为了满足物质需求而相互煎熬 D. 为了满足情感需求而相互煎熬

  2. 诗中“留侯辟谷”指的是谁? A. 张良 B. 刘邦 C. 项羽 D. 韩信

  3.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追求物质享受 B. 追求精神超脱 C. 追求社会地位 D. 追求情感满足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精神宁静的向往。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词对比:

  • 高登的《病中杂兴》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作者对精神宁静的向往,但高登的诗更多地反映了病中的无奈和对世俗欲望的批判,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描绘了自然的美景和心灵的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高登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