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未七夕》
时间: 2025-01-11 05:16: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辛未七夕
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别离,
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
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
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
惟与蜘蛛乞巧丝。
白话文翻译
这大概是仙人喜欢离别吧,因此让相会的日子变得遥远。自古以来,在碧蓝的天空和银河之畔,是否还有金风和玉露的时节呢?时光悄然流逝,彼此凝望的时间已经很久,微云还未能及时相接。难道没有心意来回报乌鹊的辛勤,唯有向蜘蛛乞求一些巧妙的丝线。
注释
字词注释
- 仙家:指神仙,隐喻美好而又遥远的爱情。
- 佳期:美好的相会日子。
- 碧落:指的是天空。
- 银河:天上的河流,比喻星河。
- 金风玉露:象征美好的时节,通常指秋天的清凉与丰收。
- 清漏:指时间的流逝。
- 乌鹊:指喜鹊,传说中它们为牛郎织女搭桥。
- 乞巧丝:指向蜘蛛请求巧妙的丝线,寓意请求帮助。
典故解析
七夕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根据传说,每年七月初七,牛郎与织女在鹊桥相会。诗中提到的乌鹊和蜘蛛,都是与这个传说相关的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3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晚唐著名诗人,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精致的语言著称。他的诗歌往往蕴含丰富的意象和感伤的情绪,常常表达对人生、爱情和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辛未七夕》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的深沉探索之时。李商隐身处的时代,士人常常面临政治困境和个人理想的无奈,他的诗歌反映了这一时代的忧愁和对美好爱情的渴望。
诗歌鉴赏
《辛未七夕》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诗,展现了诗人对牛郎织女传说的深刻理解及其对爱情的独特感悟。诗中充满了对遥远相会日子的惆怅,表现了李商隐对爱情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的开头“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以“恐”字引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惋惜,似乎在暗示仙人也许故意安排这样的相会日子,让人觉得爱情的美好与分离是不可避免的。接下来的“由来碧落银河畔”,将爱情的背景设定在星河之畔,突显了爱恋的遥远和渺小。
“金风玉露时”则将时间的美好与爱情的甜蜜联系在一起,象征着理想的爱情时刻。后半部分“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爱的期盼,表现了诗人那种深切的孤独感和对爱的渴望。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对仗,展现了李商隐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凄美的情感。通过对牛郎织女传说的描绘,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深远而动人的氛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恐是仙家好别离:可见离别的凄凉,隐含对爱情的珍惜。
- 故教迢递作佳期:说明离别是为了让相会的日子更显珍贵。
- 由来碧落银河畔:将爱情背景设在星空之下,增添了浪漫色彩。
- 可要金风玉露时:渴望在理想的时节与爱人相聚。
- 清漏渐移相望久:时间流逝,等待变得漫长而煎熬。
- 微云未接过来迟:形象地表现了期待和无奈。
- 岂能无意酬乌鹊:暗示着对爱情的感恩与回应。
- 惟与蜘蛛乞巧丝:以乞求之意,表达对爱情的向往与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漏水,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
- 拟人:赋予自然现象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金风玉露”、“清漏渐移”,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爱情的离别与期盼展开,表现了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和对离别的感伤。通过牛郎织女的故事,反映了普遍的人生情感,表达了对理想爱情的追求和对命运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银河:象征着遥远与渺小,代表爱情的高远和艰难。
- 金风玉露:象征着理想的爱情时节,代表美好与甜蜜。
- 乌鹊:代表着爱情的媒介,体现了对爱情的期盼和感恩。
- 蜘蛛:象征着巧妙与智慧,暗喻着对爱情的努力和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佳期”指的是什么?
A. 美好的时光
B. 离别的日子
C. 结婚的日期
D. 生日 -
“金风玉露”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理想的爱情时节
C. 友情的深厚
D. 亲情的温暖 -
诗中提到的“乌鹊”有什么象征意义?
A. 传达爱情的无奈
B. 代表爱情的媒介
C. 表达对命运的感叹
D. 体现孤独感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洪基
诗词对比
- 李商隐《辛未七夕》与秦观《鹊桥仙》:两首都围绕七夕与牛郎织女的传说展开,但李商隐更侧重于情感的孤独与期盼,而秦观则表现了对爱情的美好憧憬。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商隐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