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石颐寺》

时间: 2025-01-26 06:04:59

去年倚策忆春残,芳草重寻翠屈盘。

苔磴渐高天咫尺,岩花未老露蒙蒙。

鸣禽时托朝霞暖,烟涧犹分夜雨寒。

俯扑克众山皆迤,此心不尽四围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去年倚策忆春残,芳草重寻翠屈盘。
苔磴渐高天咫尺,岩花未老露蒙蒙。
鸣禽时托朝霞暖,烟涧犹分夜雨寒。
俯扑克众山皆迤,此心不尽四围宽。

白话文翻译:

去年我依靠栏杆回忆春天的残影,
芳草又重新寻觅那翠绿的盘曲。
苔藓和石阶渐渐升高,天也近在咫尺,
岩石上的花朵尚未凋谢,露水蒙蒙。
鸣叫的鸟儿时常在晨霞温暖的照耀下停留,
烟雾缭绕的山涧依然分隔着夜雨的寒冷。
俯视四周,众山皆在延展,我的心却无法尽述这四周的宽广。

注释:

  • 倚策:依靠栏杆,策指的是杆或杖。
  • 芳草:指芳香的草,象征春天的生机。
  • 翠屈盘:翠绿的草盘曲而生,生动形象。
  • 苔磴:长满苔藓的石阶。
  • 咫尺:形容距离极近。
  • 蒙蒙:形容雾气或露水细腻而轻薄。
  • 鸣禽:鸣叫的鸟儿。
  • 烟涧:烟雾缭绕的山涧。
  • 扑克:俯视,面朝下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毛滂(约1050年-约1110年),字子明,号涧云,宋代著名词人,主要活动于北宋时期。他的词风清新、自然,常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毛滂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成为了宋代词坛的一位重要人物。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毛滂游览石颐寺时,表达了他对春天的怀念和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宋代人对自然的追求和对内心情感的表达愈加显著,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子的生活情趣和审美取向。

诗歌鉴赏:

《入石颐寺》是毛滂的一首佳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怀念、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宁静。开头两句“去年倚策忆春残,芳草重寻翠屈盘”中,诗人以“倚策”展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状态,仿佛在回忆往昔的春日,带有淡淡的惆怅。而“芳草重寻”则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这种情感的交织,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

随后的“苔磴渐高天咫尺”,描绘了石阶的高耸与天空的亲密感,暗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融洽。接着“岩花未老露蒙蒙”,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生机,也传递出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哲学。

后半部分的“鸣禽时托朝霞暖,烟涧犹分夜雨寒”,则通过对比展现出清晨的温暖与夜晚的寒冷,体现了自然界的变化和生命的多样性。最后一句“俯扑克众山皆迤,此心不尽四围宽”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展现出他对广袤自然的感悟,以及心灵的自由与开阔。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反映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令人倍感亲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去年倚策忆春残:去年我在此处依靠栏杆,回忆春天已逝的景象。
  2. 芳草重寻翠屈盘:再一次寻觅那青翠的草地,似乎风景依旧。
  3. 苔磴渐高天咫尺:苔藓覆盖的石阶逐渐升高,仿佛天也近在眼前。
  4. 岩花未老露蒙蒙:岩石上盛开的花朵尚在,露水轻轻沾染着。
  5. 鸣禽时托朝霞暖:鸟儿时而栖息在温暖的晨光中。
  6. 烟涧犹分夜雨寒:烟雾缭绕的山涧依旧带着夜雨的寒冷。
  7. 俯扑克众山皆迤:俯视四周,群山蜿蜒延展。
  8. 此心不尽四围宽:我的心情无法尽述这四围的宽广。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芳草重寻翠屈盘”,用草地比喻生机与希望。
  • 拟人:“鸣禽时托朝霞暖”,赋予鸟儿情感,增添生动感。
  • 对仗:全诗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美景与诗人内心的感受,传达了对春天的怀念与对生命的思考,表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生机与希望。
  • 芳草:代表自然的美好与纯真。
  • 苔磴:象征岁月的积淀与自然的静谧。
  • 鸣禽:代表生命的活力与动态。
  • 烟涧:象征神秘与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倚策”是什么意思?

    • A. 倚靠栏杆
    • B. 倚靠树木
    • C. 倚靠石头
    • D. 倚靠山峰
  2. “鸣禽时托朝霞暖”中“托”的意思是?

    • A. 托起
    • B. 依附
    • C. 传递
    • D. 归宿
  3.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情感?

    • A. 对春天的怀念
    • B. 对秋天的思考
    • C. 对夏天的热爱
    • D. 对冬天的感慨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毛滂的《入石颐寺》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自然景色,但前者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怀念,而后者则强调秋天的宁静与孤独。两首诗都反映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厚情感,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文学与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