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暑谒刘公达》
时间: 2025-01-11 21:57:16意思解释
盛暑谒刘公达
原文展示
伏金避老火,遁日乾商霖。
天地岂不宽,八荒一釜鬵。
此身沍寒乡,骨冷势陆沉。
忽疑同然灰,终得空汗襟。
闻有不热符,莫致癸与壬。
平生习云水,两足便幽寻。
佩绅接轸处,念往汗益浸。
乃独款公关,热行犯诃吟。
忘公鼎轴家,谓是缁帷林。
有风静阴躁,无愠烦鸣琴。
置我弟子间,岂不容鲁参。
公如天下雨,焦卷听雷音。
謦欬走旱魃,噫欠停流金。
胸中三绝编,宁独自洗心。
坐使人意消,烦促变清深。
南山当朝隮,暂卷乃至今。
万物抱暍意,油然徯层阴。
白话文翻译
在盛夏的炎热中,我躲避着难耐的高温,逃离着炽烈的阳光。天地难道就不宽广吗?八方的世界如同一锅炖菜。我此时身处寒冷的乡村,感觉骨头都冷得像要沉入地底。忽然间,我怀疑自己如同一堆灰烬,终究只能流一身的汗水。听说有可以避暑的符咒,千万不要让它与二月和六月相抵触。我一生习惯于云水之间,双脚便能幽幽寻觅。佩戴的绳带和车轮相连,回忆往昔的汗水更加潮湿。然而我独自来到公的庭院,热气逼人,反而引发我的吟诵。我已忘记公鼎的家,认为这是缁帷的林中。微风轻抚,阴凉消退,不再烦恼琴声的嘈杂。在弟子之间,我岂能不容纳鲁参?公如同天下的雨,焦躁的卷子听着雷声。咳嗽声驱赶着干旱的热浪,叹息声中金流不止。胸中三绝交织,宁愿独自洗净心灵。坐着让人的意念消散,烦躁的心情转变得清深。南山在朝阳下闪耀,暂时的卷走了今天。万物都在热意中徘徊,自然而然地聚集在层层阴影之下。
注释
- 伏金:这里“伏金”可能指代夏季的炎热。
- 乾商霖:指避开烈日,寻求雨水的庇护。
- 八荒一釜鬵:比喻天地广阔,却又如同一锅炖菜,煮沸之中。
- 癸与壬:指相关的气候或节气符号。
- 云水:象征着随意的生活状态。
- 公:指刘公达,可能是诗人敬仰的对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毛滂,字子云,号涧畔,南宋著名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他的诗歌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描写了盛夏的炎热天气,诗人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暑热的厌倦和对凉爽环境的向往,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盛暑谒刘公达》是一首描写夏日炎热的诗,诗人在炎热的环境中,流露出对凉爽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思考。全诗结构松散而意象丰富,前半部分通过“伏金避老火”等句子,生动地描绘了炎热的夏季,表达了诗人对酷暑的不满以及渴望得到解脱的心情。后半部分则转向对刘公达的敬仰,隐喻着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对仗,使得全诗既有视觉的冲击,也有思想的深度。诗歌最后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世纷扰的淡然态度,表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人生哲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伏金避老火”:描绘了在夏天的时候,如何避开火热的阳光。
- “遁日乾商霖”:表现出对雨水的渴望,期盼能有降雨来解暑。
- “天地岂不宽,八荒一釜鬵”:通过比喻描绘出天地的广袤,却又被热浪所笼罩的窘迫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八荒一釜鬵”,将天地比作一锅炖菜,生动形象。
- 对仗:如“伏金避老火,遁日乾商霖”,整齐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作品通过描写炎热的夏日和人对凉快环境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敏感,同时寄托了对理想人生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炎热:象征着生活中的烦恼与困扰。
- 凉爽:代表着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自然: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生活的哲学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伏金避老火”中的“伏金”主要指什么? A. 银子
B. 炎热的夏天
C. 冬天的寒冷
D. 夕阳的余晖 -
诗中提到的“公”指的是谁? A. 毛滂
B. 刘公达
C. 诗人的朋友
D. 自然神灵 -
诗中提到的“癸与壬”主要指什么? A. 月亮
B. 节气符号
C. 风向
D. 温度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夏日绝句》:李清照的诗,描写炎热天气与心境的关系。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虽主题不同,但也反映了自然与心情的交融。
诗词对比:
- 毛滂 vs. 李清照:两位诗人都擅长描写自然,但毛滂的作品更侧重对炎热的描绘与哲理思考,而李清照则更多表现出女性的细腻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关于宋代诗人的作品及解析。
- 《古诗词鉴赏指南》:帮助读者理解古诗词的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