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溪道中和张自山韵》

时间: 2025-01-10 22:21:26

夜静吴歌咽,春深蜀血流。

向来苏武节,今日子长游。

海角云为岸,江心石作洲。

丈夫竟何事,底用泣神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静吴歌咽,春深蜀血流。
向来苏武节,今日子长游。
海角云为岸,江心石作洲。
丈夫竟何事,底用泣神州。


白话文翻译:

夜深人静时,吴地的歌声低沉哀婉,春天的时节,蜀地的血流淌不止。
往日的苏武坚守节操,如今的子长(指屈原)却在游荡。
海角的云彩成为了岸边,江心的石头变成了洲岛。
壮士到底为何而生,为什么要为这神州而哭泣呢?


注释:

  • 吴歌:指吴地的民歌,多数抒发乡愁和离愁。
  • 蜀血:蜀地的血,可能指战乱中的流血,象征着国家的悲惨命运。
  • 苏武:汉朝的忠臣,因坚守节操而被称道,代表忠贞。
  • 子长:指屈原,楚国的爱国诗人,象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忧虑。
  • 海角云为岸:形容天边的云彩像是海的边际,表现对远方的感慨。
  • 江心石作洲:江心的石头像是小洲,表明自然景观的苍凉。
  • 神州:指中华大地,表达对国家的热爱与悲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号宋瑞,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以忠贞不屈的精神和对国家的热爱著称,代表作有《正气歌》等。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危亡之际,文天祥在外抗敌,内忧外患之下,诗中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与悲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静时的吴地歌声与春深时的蜀血,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沦落、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注。开篇用“夜静”“咽”表现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伤的氛围,紧接着以“春深蜀血流”揭示了国家的战乱与民众的疾苦,令人心痛。诗人将历史人物苏武与屈原引入,表达对忠贞节操的追忆与对现状的失望,意在激励人们不忘历史,珍惜忠诚之志。

接下来,诗人通过“海角云为岸”和“江心石作洲”的自然描写,表现出一种孤独与苍凉,似乎在诉说着人世间的无奈与无常。最后一句“丈夫竟何事,底用泣神州”更是直白地表达了诗人的愤懑与悲愤,质问那些不为国家命运而努力的英雄豪杰。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深刻,展示了文天祥作为爱国者的坚定信念与不屈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夜静吴歌咽:夜深人静,吴地的歌声低沉,营造出悲凉的氛围。
  • 春深蜀血流:春天已经深了,蜀地的血流淌,暗示着战乱与动荡。
  • 向来苏武节:提及历史中的忠臣苏武,强调对节操的追求。
  • 今日子长游:屈原在此时似乎只是游荡,表现出对忠诚的失落感。
  • 海角云为岸:描绘自然景象,表现出一种空旷与孤独。
  • 江心石作洲:形象地展示江水中的孤石,象征着困境与无奈。
  • 丈夫竟何事:质问英雄们为何不为国家而努力。
  • 底用泣神州:感慨与悲伤,表达对祖国的无尽忧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彩比作岸,石头比作洲,增强了自然景象的表现力。
  • 对仗:如“海角云为岸,江心石作洲”,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连续的自然描写,形成了一种层层推进的情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文天祥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质疑当代士人的责任感,激发人们对忠诚与责任的反思,展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吴歌:象征着故乡的乡愁与离愁。
  • 蜀血:象征着战乱、流血与民众的痛苦。
  • :象征着无尽的思念与孤独。
  • :象征着坚韧与不屈,但也暗示了孤独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苏武”是哪个朝代的忠臣?

    • A. 汉朝
    • B. 唐朝
    • C. 宋朝
    • D. 明朝
  2. “春深蜀血流”中的“蜀”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江苏
    • B. 四川
    • C. 湖北
    • D. 浙江
  3. 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欢乐
    • B. 忧愁
    • C. 愤怒
    • D. 宁静

答案:

  1. A. 汉朝
  2. B. 四川
  3. B. 忧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正气歌》- 文天祥
  • 《离骚》- 屈原

诗词对比:

  • 文天祥的《长溪道中和张自山韵》与屈原的《离骚》均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前者更偏向于现实的忧虑,后者则强调了个人的忠贞与理想。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文天祥全集》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