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䰒松睡眼熨难开,曳杖缘溪啄紫苔。偶见群儿聊与戏,布衫青底捉将来。
白话文翻译:
在松树下,睡眼朦胧难以睁开,拄着拐杖沿着溪边走去,看到紫色的苔藓。偶然看到一群小孩在玩耍,便和他们聊聊,一起捉住他们的布衫,衣服是青色底的。
注释:
- 䰒松:一种松树,常见于山野。
- 曳杖:拖着拐杖,表示年长或身体不便。
- 缘溪:沿着溪水。
- 啄:啄食,指用嘴啄取。
- 紫苔:指紫色的苔藓,生长在潮湿的地方。
- 聊:稍微、暂时,表示随意的意思。
- 布衫:用布做的衬衫,青底表示颜色为青色。
典故解析:
诗中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青底布衫”可以理解为一种平民百姓的衣着,反映了生活的朴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擅长写诗、词、文。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民间生活为题材,展示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溪,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和小孩们一起游玩时的轻松愉悦心情,反映了诗人热爱自然、关心儿童的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闲适的午后,诗人沉浸在大自然的宁静中,透过松树的影子,展现出清晨的迷蒙与清新。开头的“䰒松睡眼熨难开”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刚醒时的状态,带有一丝慵懒与自然的亲密感。接着,诗人“曳杖缘溪啄紫苔”,描绘出他在溪边漫步的情景,结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
在偶遇嬉戏的孩子们时,诗人表现出了对童趣的欣赏和热爱,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最后一句“布衫青底捉将来”则透露出一种轻松的游戏氛围,表现出孩子们的天真无邪与诗人心中的愉悦。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与自然的细腻描写,传递出一种宁静而愉悦的生活态度,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童年欢乐的追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䰒松睡眼熨难开:描绘了诗人在松树下刚醒时的状态,感受到清晨的懒散。
- 曳杖缘溪啄紫苔:表达了他在自然中流连忘返,啄食着自然的美好。
- 偶见群儿聊与戏:转折,诗人看到孩子们玩耍,心生亲切。
- 布衫青底捉将来:与孩子们嬉戏,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乐观态度。
-
修辞手法:
- 拟人:松树似乎在“睡”,赋予自然以人的特征。
- 比喻: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诗人的心境。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童年欢乐的怀念,体现了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松树:象征着坚韧与自然的宁静。
- 溪水:代表流动与生命,诗人沿溪而行,象征着对生活的探索。
- 孩子:象征着纯真与欢乐,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曳杖”是什么含义?
- A. 拄着拐杖
- B. 拖着行李
- C. 徒步走
- D. 脚步轻盈
-
诗人偶遇的是什么人?
- A. 老人
- B. 小孩
- C. 渔夫
- D. 书生
-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 A. 忧伤
- B. 轻松愉悦
- C. 愤怒
- D. 忧虑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自然与人情。
- 王维《鹿柴》:以自然景色传达孤独与宁静。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与伯勤子文幼楚同登南溪奇观戏道傍群儿》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但杨万里的作品更为轻松愉快,而李白则表达了孤独与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杨万里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相关诗词的分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