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赵伯山席上见梅)》
时间: 2025-01-11 07:38:42意思解释
水调歌头(赵伯山席上见梅)
作者: 向子諲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天公深藏巧,雪里放春回。
不到闲花凡草,都付与疏梅。
独立水边林下,萧萧冰容孤艳,
清瘦玉腰支。
触拨暗香动,风味欲愁谁。
姮娥携,青女过,夜阑时。
瑶冠琼珮,粲然一笑亦何奇。
剩欲举觞对饮,不怕月明霜重,
寒色著人衣。
只恐邻笛起,化作玉尘飞。
白话文翻译
天公深藏巧妙,雪中送来春天的气息。
那些闲花草木都不曾来到,唯有疏梅独自开放。
我独自立在水边林下,萧萧的寒冰映衬着梅花的孤艳,
纤细的梅枝如玉腰般清瘦。
轻轻触碰,暗香扑鼻,风中似乎有谁在忧愁。
嫦娥携带着青女,在夜阑时分经过。
瑶冠琼佩,她一笑生辉,真是何等奇妙。
我只想举杯共饮,不怕月明下的霜重,
寒色映衬在身上。
只怕邻家的笛声起,化作玉尘飘散。
注释
- 天公: 指上天或自然。
- 疏梅: 指梅花,形容其孤芳自赏。
- 姮娥: 传说中的月宫仙女,象征美丽和神秘。
- 青女: 另一个神话中的女子,常与嫦娥一同出现。
- 瑶冠琼珮: 形容美丽的装饰,象征高贵。
- 阑时: 指夜晚,时光已晚。
- 寒色著人衣: 形容寒冷的气候影响了人的穿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向子諲,宋代词人,擅长词作,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闻名。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场宴席上,作者在欣赏梅花的同时,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赵伯山席上见梅)》通过描写梅花的高洁与孤独,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以“天公深藏巧”引入,暗示自然的巧妙与无私。接着,诗人将梅花与闲花、凡草对比,突出梅花的独特和清丽。
在“独立水边林下”一句中,诗人展现了梅花的孤傲与优雅,冰冷的环境衬托出梅花的清瘦与美丽。触碰梅花的瞬间,暗香浮动,给人带来一种幽幽的愁思,似乎风中带着一丝忧愁的情感。
接下来的描写中,嫦娥与青女的出现,增添了诗的神秘感与浪漫色彩。瑶冠琼佩的形象,象征着美丽与高贵,表现出诗人对美的向往与赞美。最后,举杯共饮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但同时也流露出对邻笛声的担忧,生怕打扰了这份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以梅花为主线,融合了自然的美景与人文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公深藏巧: 自然的巧妙与美好往往是隐藏的,梅花在雪中悄然绽放。
- 雪里放春回: 在寒冷的雪中,春天的气息悄然回归。
- 不到闲花凡草: 其他的花草未能与梅花相提并论。
- 都付与疏梅: 只有梅花独自承载了春天的气息。
- 独立水边林下: 描述梅花生长的环境,清幽且孤独。
- 萧萧冰容孤艳: 冰冷的环境衬托出梅花的孤高和美丽。
- 清瘦玉腰支: 梅花的枝干纤细如玉,形象优美。
- 触拨暗香动: 一碰梅花,暗香袭来,令人心动。
- 风味欲愁谁: 风中似乎带着一丝忧愁,令人思绪万千。
- 姮娥携,青女过: 传说中的美丽仙女,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
- 夜阑时: 描述时间的宁静,适合欣赏梅花。
- 瑶冠琼珮: 精致美丽的装饰,象征高贵。
- 粲然一笑亦何奇: 她的美丽与微笑并不奇怪,反而是自然的。
- 剩欲举觞对饮: 诗人想要举杯共饮,享受此刻的美好。
- 不怕月明霜重: 不惧怕寒冷与霜重,反而更显勇气。
- 寒色著人衣: 寒冷的气候影响了人的穿着与心情。
- 只恐邻笛起: 担心邻家的笛声打破这宁静的气氛。
- 化作玉尘飞: 笛声如同玉尘,轻盈飘散,令人惋惜。
修辞手法
- 比喻: “清瘦玉腰”比喻梅花的纤细优雅。
- 拟人: “风味欲愁谁”赋予风以情感,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 “瑶冠琼珮,粲然一笑”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写梅花的孤独与高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热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 代表坚韧、孤高的品格。
- 雪: 象征寒冷与纯洁。
- 冰: 代表冷酷的环境,衬托梅花的美丽。
- 嫦娥与青女: 代表美丽、神秘的女性形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向子諲
-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姮娥”代表什么?
- A. 传说中的仙女
- B. 一种花
- C. 一种乐器
-
诗中“寒色著人衣”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温暖
- B. 寒冷
- C. 快乐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 王安石
- 《春晓》 - 孟浩然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 同样以梅花为主题,但更侧重于梅花的坚韧与生命力。
- 杜甫的《春望》: 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向子諲的作品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精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