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芸居二首》

时间: 2025-01-26 03:02:32

天地英灵在,江湖名姓香。

良田书满屋,乐事酒盈觞。

字画堪追晋,诗刊欲遍唐。

音容今已矣,老我倍凄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芸居二首
作者: 周端臣 〔宋代〕

天地英灵在,江湖名姓香。
良田书满屋,乐事酒盈觞。
字画堪追晋,诗刊欲遍唐。
音容今已矣,老我倍凄凉。

白话文翻译:

天地之间的英杰和灵魂依然存在,江湖中仍然流传着许多名人和美名。
家中有良田,书籍满屋,快乐的事情就像酒杯一样盈满。
书法绘画可以追溯到晋朝,诗歌的刊物几乎遍及唐代。
然而,如今的音容已不复存在,我在老去的时光中倍感凄凉。

注释:

  • 天地英灵:天地之间的杰出人物和灵魂。
  • 江湖名姓香:江湖中名人的名声依然芬芳。
  • 良田:指肥沃的土地,象征富饶。
  • 书满屋:屋里有很多书籍,代表文化的积累。
  • 乐事酒盈觞:欢乐的事情就像酒杯一样满溢。
  • 字画:书法和绘画艺术。
  • 追晋:追溯到晋朝的艺术成就。
  • 诗刊:诗歌的出版物。
  • 音容:指人的声音和容貌。
  • 倍凄凉:感到更加的悲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端臣,宋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诗词创作而著称。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气,也有细腻的感情,常常反映出对历史和人文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挽芸居二首》是周端臣在感慨岁月流逝、对往昔的追忆中写成的。作品表达了他对已逝去的英杰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悲凉。

诗歌鉴赏:

《挽芸居二首》通过对比古今,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和对个人衰老的惆怅。首句“天地英灵在,江湖名姓香”引入了对历史名人的怀念,强调他们的存在依然在文化中闪光。接下来的“良田书满屋,乐事酒盈觞”描绘了一个富饶而充实的生活场景,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然而,随着诗歌的推进,情感逐渐向悲凉转变,“音容今已矣,老我倍凄凉”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失落感。音容的消逝使得诗人感到孤独与无奈,增添了整首诗的情感深度。

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良田”和“酒盈觞”,不仅反映了物质生活的丰富,也象征着精神文化的丰盈。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对照,深刻地揭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周端臣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传递了个人情感,也引发读者对生命和历史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地英灵在:表达了对伟人和英雄的追忆,暗示他们的精神仍在。
  2. 江湖名姓香:名人的名声依旧流传,强调文化的延续性。
  3. 良田书满屋:表明物质生活的富饶与文化的积累。
  4. 乐事酒盈觞:指生活中的快乐和欢乐的氛围。
  5. 字画堪追晋:赞美中国书画艺术的高峰,追溯到晋朝时期。
  6. 诗刊欲遍唐:唐代诗歌的繁荣与影响,展示诗歌的广泛传播。
  7. 音容今已矣:表达对人的怀念,音容的消失带来失落。
  8. 老我倍凄凉:老去的诗人感到更加孤独与悲凉。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良田书满屋,乐事酒盈觞”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用“酒盈觞”比喻生活的快乐,生动形象。
  • 反衬:前半部分的富饶与后半部分的凄凉形成鲜明对比,增强情感的冲击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与对个人衰老的惆怅,反映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诗中蕴含着对美好过往的追忆与对现实生活的感慨,是一种对人生深刻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英灵:象征伟大的人物,代表历史的辉煌。
  • 江湖:指人际关系和文化传承的场所。
  • 良田:象征富饶,代表物质生活的充实。
  • :象征文化和知识的积累。
  • :象征生活的乐趣与人际交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关于“江湖名姓香”的理解,以下哪个选项最贴切?
    A. 江湖中的人名依然让人感到厌倦
    B. 江湖中的名人仍然被人们传颂
    C. 江湖的名声已经消失
    D. 江湖只剩下寂静

  2. “音容今已矣”意指什么?
    A. 诗人的声音依旧动人
    B. 过去的朋友和亲人的音容已不复存在
    C. 音乐和声音仍然在
    D. 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

  3.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 对历史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
    C. 对艺术的追求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描绘了自然之美与人生感慨的结合。
  • 《静夜思》:李白,通过对家乡的思念,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挽韵居二首》与《春江花月夜》:两首诗均通过自然景物传达情感,前者强调历史与个人的关系,后者则侧重于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代文学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