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弟哀诗二首》
时间: 2024-09-19 22:09:11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惠州弟哀诗二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同产居惭余最长,二尊尤向汝钟情。
斑衣犹记循陔乐,白发皆从陟岵生。
一老吹壎无复和,十年废乐未能平。
伤心溪墅成陈迹,谁听松风看月明。
白话文翻译:
同是兄弟,感到惭愧的是我年纪最大,你们两个更是向我倾注了深厚的感情。
我还记得当初我们一起欢唱的快乐,然而如今我已白发苍苍,这一切的乐趣都随岁月而逝。
年老时我吹奏古筝无人再与我和音,十年来我已放弃了音乐,心情难以平复。
伤心的是我们曾经的溪边小屋如今已成陈迹,谁能在这寂静的夜里听见松风与明月的交响?
注释:
- 同产居: 同是父母所生的兄弟。
- 惭: 羞愧。
- 斑衣: 这里指代年轻时的服饰,象征青春。
- 循陔乐: 指追溯到年轻时的欢乐。
- 白发: 代表年迈。
- 和: 和声,这里指音乐的伴奏。
- 乐: 指音乐。
- 溪墅: 指溪边的小屋。
- 陈迹: 旧时的痕迹,暗指过往的美好时光。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松风”和“月明”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宁静,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崇拜与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天池,宋代诗人。他的诗歌多以抒情见长,常常表达对亲友的思念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刘克庄晚年,因其弟弟的去世而作,表达了他对兄弟的深情怀念和对岁月流逝的惋惜。
诗歌鉴赏:
《惠州弟哀诗二首》是一首充满感伤的悼念诗,刘克庄通过对兄弟情谊的回忆,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深深惋惜。开头两句“同产居惭余最长,二尊尤向汝钟情。”,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年长的惭愧与内疚之情,突显出兄弟间的深情厚谊。接下来的“斑衣犹记循陔乐,白发皆从陟岵生。”则通过对往昔欢乐时光的追忆与对衰老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令人倍感唏嘘。尤其是“一老吹壎无复和”一句,深切地揭示了孤独与无助,十年来的乐趣已被生活的重担所吞噬。最后两句通过对溪边小屋的描述,映射出岁月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过去的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令人感受到浓厚的悲伤与深切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同产居惭余最长: 兄弟同胞,作为年长者感到羞愧。
- 二尊尤向汝钟情: 兄弟们对我情感深厚。
- 斑衣犹记循陔乐: 回忆年轻时的快乐时光。
- 白发皆从陟岵生: 年龄的增长使我白发苍苍。
- 一老吹壎无复和: 年老后独自吹奏古筝,却无人和声。
- 十年废乐未能平: 十年来放弃音乐,心情无法平复。
- 伤心溪墅成陈迹: 伤心的是曾经的小屋如今已成遗迹。
- 谁听松风看月明: 在这静谧的环境中,谁能听到松风与明月的声音?
-
修辞手法:
- 对比: 通过年轻时的快乐与年老后的孤独形成对比。
- 拟人: 赋予自然以情感,如松风与月明的交响。
- 象征: 斑衣与白发象征了青春与衰老的对立。
-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兄弟情谊的悼念,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过往时光的深切怀念,反映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斑衣: 代表青春的象征,寄托了对往昔快乐时光的追忆。
- 白发: 象征衰老与时间的流逝,提醒人们珍惜眼前。
- 溪墅: 代表曾经的幸福生活场景,承载了对过往的怀念。
- 松风与月明: 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反映诗人内心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斑衣”象征什么?
- A. 年轻时的快乐
- B. 兄弟情谊
- C. 自然景色
- D. 生活的重担
-
“一老吹壎无复和”中“和”指的是什么?
- A. 音乐的伴奏
- B. 兄弟的和睦
- C. 心情的平和
- D. 自然的和谐
-
诗的最后一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 A. 兄弟的离去
- B. 自然的美
- C. 过去的回忆
- D. 生活的烦恼
答案:
- A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苏轼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诗词对比: 对比刘克庄的《惠州弟哀诗二首》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两者都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但刘克庄更侧重于对逝去岁月的惋惜,而王勃则强调希望与前途的开拓。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浓厚的人情味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刘克庄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