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旌诗》

时间: 2025-01-10 23:14:46

盛礼郊仪肃,纯音帝乐清。

葳蕤飘翠羽,赫奕展华旌。

凤邸光交覆,鸾旗色共明。

缤纷拂葩盖,辉映杂緌缨。

且异文竿饰,非同翿舞名。

竹宫歌毖祀,雅曲播遗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盛礼郊仪肃,纯音帝乐清。
葳蕤飘翠羽,赫奕展华旌。
凤邸光交覆,鸾旗色共明。
缤纷拂葩盖,辉映杂緌缨。
且异文竿饰,非同翿舞名。
竹宫歌毖祀,雅曲播遗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盛大的祭祀仪式,场面庄重,乐声清澈。华丽的彩旗在空中飘扬,光辉耀眼。凤和鸾的旗帜交相辉映,色彩鲜明。绚丽的花盖轻拂,映衬着缤纷的丝带。这里的装饰与舞蹈都显得独特而不凡。竹宫中的歌声传递着对祖先的祭祀,典雅的乐曲在空中回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注释

  • 盛礼:盛大的礼仪。
  • 郊仪:指在郊外举行的祭祀仪式。
  • 纯音:清澈而美好的音乐,通常指帝王的乐曲。
  • 葳蕤:形容繁茂的样子,这里指华丽的羽毛。
  • 赫奕:光辉灿烂的样子。
  • 凤邸:指凤的宫殿,引申为美好的地方。
  • 鸾旗:一种装饰性的旗帜,通常与吉祥相关。
  • 缤纷:色彩斑斓,形状繁多。
  • 拂葩盖:轻轻拂动花瓣的覆盖物。
  • 杂緌缨:各种丝带和缠绕的装饰。
  • 文竿:装饰性的杆子,用于挂旗。
  • 翿舞:形容色彩斑斓的舞蹈。
  • 竹宫:指用竹子搭建的祭祀场所。
  • 毖祀:恭敬地祭祀。
  • 雅曲:高雅的乐曲。

典故解析

本诗中涉及的“凤”和“鸾”的意象,代表了吉祥与美好,常用于古代诗词中象征高贵和祥和的气氛。古代祭祀常在郊外进行,体现了对天地和祖先的敬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化复兴的时期。诗歌表现出当时国家礼仪的庄重与文化的繁荣,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重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翠旌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盛大祭祀的气氛,诗人在语言上运用华丽的辞藻,塑造出一种庄重而又富有生机的场景。诗的前两句直接交代了祭祀的盛况,礼仪的严肃与音乐的清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以色彩斑斓的意象描绘祭祀现场的装饰,豪华的彩旗和花盖,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光辉灿烂的世界。特别是“凤邸光交覆,鸾旗色共明”,不仅描写了视觉上的美感,更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愿。

最后,诗的结尾部分以竹宫歌唱的场景收尾,传达出对祖先的敬仰和对文化的传承。这首诗不仅仅是对祭祀场面的描绘,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礼赞,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诗人对社会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盛礼郊仪肃:描写祭祀的庄严氛围。
  2. 纯音帝乐清:乐声清晰而优美,体现出音乐的高雅。
  3. 葳蕤飘翠羽:华丽的羽毛在空中翩翩起舞,增强了视觉效果。
  4. 赫奕展华旌:色彩鲜艳的旗帜在阳光下辉煌展现。
  5. 凤邸光交覆:凤的光辉交融,寓意吉祥。
  6. 鸾旗色共明:鸾的旗帜色彩明亮,象征祥和。
  7. 缤纷拂葩盖:花盖轻轻拂动,增添了生动的气氛。
  8. 辉映杂緌缨:各种丝带的辉映更显华丽。
  9. 且异文竿饰:不同的装饰杆显得独特。
  10. 非同翿舞名:不一样的舞蹈形式,富有个性。
  11. 竹宫歌毖祀:竹宫中歌声响起,祭祀的庄重。
  12. 雅曲播遗声:高雅的乐曲传递着文化的记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祭祀的场景比作华丽的盛宴。
  • 对仗:诗中多处采用对仗的形式,如“凤邸光交覆,鸾旗色共明”。
  • 排比:通过排列丰富的意象,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祭祀盛况的描绘,传达出对传统文化的敬重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社会风俗的思考和对美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羽:象征美丽和高贵,代表祭祀的华丽。
  • 华旌:代表荣耀和吉祥,体现出礼仪的重要性。
  • 竹宫:象征着祭祀的神圣与传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凤”和“鸾”分别象征什么?

    • A. 美好与幸福
    • B. 战争与和平
    • C. 友情与爱情
    • D. 生命与死亡
  2. “盛礼郊仪肃”的意思是:

    • A. 礼仪庄重
    • B. 礼仪轻松
    • C. 礼仪繁琐
    • D. 礼仪平常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比较《翠旌诗》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现了对国家和文化的关怀,但《翠旌诗》更注重仪式的华美,而《春望》则更多地反映了战争的苦痛与国破家亡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3. 《欧阳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