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德陈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10 19:19:20

俭节清名世绝伦,坐令风俗可还淳。

貌先年老因忧国,事与心违始乞身。

四海仪刑瞻旧德,一樽谈笑作闲人。

铃斋幸得亲师席,东向时容问治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纪德陈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二首 其一
欧阳修

俭节清名世绝伦,
坐令风俗可还淳。
貌先年老因忧国,
事与心违始乞身。
四海仪刑瞻旧德,
一樽谈笑作闲人。
铃斋幸得亲师席,
东向时容问治民。

白话文翻译:

此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清白节俭的追求与对国家事务的忧虑。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恢复良好的风俗,希望能在政务中获得师友的指导,以更好地为民服务。

注释:

  • 俭节: 节俭,指控制消费、保持简朴。
  • 清名: 清白的名声,指良好的声誉。
  • 风俗: 社会风气与习惯。
  • : 外貌,形容诗人因忧虑而显得老态。
  • 乞身: 请求辞去官职,表示对政治的无奈。
  • 仪刑: 法律与刑罚,表示对旧德的重视。
  • 闲人: 不参与政务的人,形容轻松自在。
  • 铃斋: 指欧阳修的书斋,象征学术与修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是宋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政治家,他的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诗词风格清新自然,散文则以平易近人而著称。欧阳修在政治上主张改革,提倡清明政治,反对贪污腐败。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正值国家政治混乱、民众疾苦之时。诗人因忧国忧民而感到心力交瘁,遂写下此诗以表达自己的忧虑与对清明政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欧阳修的高洁品格与对时局的深刻思考。开篇以“俭节清名”引出主题,强调个人修身的重要性和对社会风俗的影响。诗人虽然年老,但因心系国家事务而显得更加憔悴,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

“四海仪刑瞻旧德”一句,体现了对古代优秀德行的追求,暗示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正。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重新振兴这些美德,恢复社会的清明。最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师友的渴望,希望能在他们的指导下更好地施政,体现出一种谦逊与求教的态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间流露出对国家的深切关怀与对个人清白的坚守,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个人色彩,是对政治责任感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俭节清名世绝伦: 强调个人的节俭和清白名声在世间是无与伦比的。
  • 坐令风俗可还淳: 希望通过个人的行为来恢复社会的良好风俗。
  • 貌先年老因忧国: 由于对国家的忧虑,诗人显得愈发苍老。
  • 事与心违始乞身: 心中所想与实际事务相违,因而请求辞职。
  • 四海仪刑瞻旧德: 提及国家的法律与刑罚,重视古代的美德。
  • 一樽谈笑作闲人: 以酒杯和谈笑来表现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 铃斋幸得亲师席: 感谢能在书斋中与老师共聚。
  • 东向时容问治民: 向东向师友请教治国理民之道。

修辞手法:

  • 对仗: “俭节清名”与“坐令风俗”形成对仗,增强诗的韵律感。
  • 比喻: “一樽谈笑”象征着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
  • 排比: 诗中多处使用排比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清白节俭的追求,对社会风俗的向往,以及对国家政治的忧虑,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与坚定的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俭节: 象征个人品德,强调清白与简朴。
  • 风俗: 代表社会风气,反映时代背景。
  • 铃斋: 诗人的书斋,象征学术和修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俭节清名”主要指什么?
    a) 个人的财富
    b) 个人的品德与名声
    c) 个人的地位
    答案: b)

  2. “四海仪刑瞻旧德”中的“四海”指的是哪个范围?
    a) 国家
    b) 世界
    c) 家庭
    答案: b)

  3. 诗人因何请求辞去官职?
    a) 不想工作
    b) 因心中所想与实际事务不符
    c) 对政务感到厌倦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可以将此诗与杜甫的《春望》进行比较,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渴望清明政治的情感,展现出诗人在时代背景下的思考与情感。

参考资料:

  • 《欧阳修诗文集》
  • 《宋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指南》